大溝鎮位于陽東縣東南部,南面臨海,北與合山、北慣鎮交界,東與新洲鎮隔河相望,西與雅韶鎮毗鄰。總面積115.7平方公里。轄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村委會15個。總人口4.5萬人。地形地貌:大溝鎮屬丘陵、平原地區。以江臺公路為界,北部必丘陵區,有三寶山、崖鷹山和渡頭山。南部屬濱海平原區,海岸線長12.7公里.境內蘊藏有品位較高的花崗巖,含量較高的硅砂、石英石和高嶺土。鎮內有三丫、壽長河匯流入南海。歷史沿革:清代,大溝鎮屬長樂鄉喬馬都喬馬三、四圖。民國時期屬第二區,大溝圩在清末、民國初期較為興盛,是陽江四大集鎮(織簧、那篤、大溝、北慣)之一,建國初仍屬第二區。1953年分小鄉,1956年12月并大溝鄉,改稱大溝區。1957年2月撤區分大溝、盧海、雅八鄉。1958年5月三鄉合并稱大溝鄉,同年11月并入海陸人民公社,12月改稱大溝人民公社。1961年5月改稱區,轄大溝、雅韶、新洲、三山四個公社。1963年2月撤區,與雅韶人民公社并為大溝人民公社。1979年3月又分出雅韶人民公社。1983年2月撤區稱大溝鎮。1988年2月,陽江縣撤縣建市,大溝鎮為陽東縣(區)所轄。交通網絡:大溝鎮陸中距縣城17公里,距市區20公里,省道江臺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自西向東縱貫全境,縣道三北公路橫穿該鎮,水路可從壽長河通沿海各處港口。全鎮實現村村通汽車,鎮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全面實施。城鎮設施:大溝鎮背山面海,自然環境保護良好,城鎮建設不斷宣判,全鎮農村通電、通郵、通公路、通電話,信息網絡實現光纖化,有線電視覆蓋到了部分村委會,自來水供水工程正在建設當中,竣工后可滿足生產生活用水。農業資源:大溝鎮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23℃,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耕地面積4.1萬畝,其中水田2.5萬畝。是陽東縣優質水稻主產區。水果種植面積3.2萬畝,主要有荔枝、龍眼等品種,其中荔枝以"雙肩玉荷包"品種為主,龍眼以"高州儲良"品種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