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彩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面積,區人民政府駐中山北路147號。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12萬。郵政編碼541001。
耕地面積1193公頃,主要種植蔬菜、水果飼養豬、雞、鴨等,是桂林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生產基地。
交通運輸
疊彩區交通發達湘桂鐵路、322國道縱貫全境。桂柳高速公路、322國道在區內交接,桂林港務所,鐵路客運始發站、桂林市郵電、通訊中心坐落其中。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距轄區僅26公里。桂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貨運站,年吞吐量達300萬噸;市區唯一的大型貨運碼頭虞山碼頭,貨船可抵廣州。陸路、水路、鐵路、航空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達。郵電通訊直通世界各地。
經濟發展
疊彩區經濟發展條件優越有顯著的倉儲優勢,轄區內連片成行的倉庫可開發為專業市場,商住小區;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緊鄰火車始發站有可供近期開發的土地5000多畝。有效好的工業、農業、三產發展基礎。轄區內有日用百貨、建材裝飾、糧油副食品、飼料、水果、家具和塑料皮革等8個專業市場,全區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億元,是桂北商品集散中心。
有區屬工業企業100多家具有電子原件、工業電爐、五金電器、工藝制品、塑料印刷、木制用具、針織服裝、化工油漆、機械零件等200多種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并擁有一批重點企業和區市名優產品。年完成工業產值4億多元。
旅游資源
疊彩區有豐富的旅游、人文資源轄區內有著名的伏波山公園、疊彩區山公園和新開發建設的公園精品─虞山公園;有古樹參天,遮天蔽日,被譽為“百里漓江第一島”的南洲島,有緊傍漓江,花開四季的泗洲灣,有桂林最高峰,森林茂盛的堯山森林公園以及名聞遐邇的疊彩山、伏波山、木龍洞等,陳毅元帥的“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便刻于疊彩山風洞上。電影《劉山姐》中“對歌”場景木龍古渡前拍攝,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眾多的中外游客。轄區內還有自治區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疊彩文化館,為全國先進文化館,其館舍和教學水平在廣西名列前茅。疊彩音樂學校,疊彩少兒活動中心,培養了許多業余文藝骨干。一年一度的“疊彩桂花香匯演”成了疊彩區群眾文化的主要陣地。
行政區劃
下轄2個街道,1個鄉:
疊彩街道轄8個社區居委會
寶積、疊彩、鸚鵡、虞山、回龍、觀音、蘆笛、九華
北門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
清風、錦繡、城北、鳳凰、鐵路、金河、鳳集
大河鄉轄15個村委會
四聯、新民、群力、上陽、蒙正、大河、潘家、堯山、大村、白竹干、清風、五福、星華、烏石、南洲
沿革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準: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