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土司衙署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城關鎮西寧街翠屏山北麓。莫土司衙署,始建于明朝萬歷十年,莫土司在忻城世襲時間長達470多年,曾先后四次遷移衙門,原建于古尚村,后遷于板縣村,再遷到古堯村,后來搬到翠屏山腳下。衙署所轄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整座衙署由中軸線(衙署)、東軸線(祠堂)、西軸線(代理土司官邸)及大夫第、參軍第、禮房、卡房等建筑組成。主體建筑由照壁、大門、牢房、兵舍、正堂(即頭堂)、長廊(亦稱花郎)、東花廳、西花廳、二堂、東廂房、西廂房、三堂、后苑(即-)等組成。莫土司衙署大門廊上立兩根格木柱子,柱上懸掛一副雕刻楹聯。大門即儀門,儀門平時不開,走兩邊過道,唯逢喜慶節日或上峰頭面人物到來方開
土司莫元相墓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高陽村新隊北大塘嶺,年代為清,土司莫元相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龍隱別墅位于忻城縣城關鎮中和街南,年代為明清,龍隱別墅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三堆遺址位于忻城縣城關鎮江平村三堆屯,年代為新石器時代,三堆遺址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芝州故城位于忻城縣城關鎮江平村三堆屯西,年代為唐,芝州故城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臨泉寺遺址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高陽村板現屯西,年代為宋,臨泉寺遺址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北合寺廟遺址位于忻城縣城關鎮板河村北合屯長洞,年代為清,北合寺廟遺址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石牛山亭遺址位于忻城縣城關鎮翠屏社區東北,年代為明,石牛山亭遺址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馬鞍山遺址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馬鞍山南麓山腰,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馬鞍山遺址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翠屏山巖洞葬位于忻城縣城關鎮翠屏山西南面,年代為東晉,翠屏山巖洞葬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合山巖洞葬位于忻城縣城關鎮尚寧村三步屯合山東南側,年代為宋,合山巖洞葬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土司莫若恭墓位于忻城縣城關鎮縣府大院圍墻外,年代為清,土司莫若恭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盤鶴嶺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忻城縣城關鎮盤鶴嶺公園,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盤鶴嶺革命烈士紀念碑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土司莫繩武墓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高陽村新隊大唐嶺,年代為中華民國,土司莫繩武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楊德富墓位于忻城縣城關鎮弄洪村豐田屯西,年代為清,楊德富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都樂莫氏祠堂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都樂村都樂屯,年代為清,都樂莫氏祠堂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塘凡廟位于忻城縣城關鎮木排村塘凡屯西,年代為清,塘凡廟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斗二隘位于忻城縣城關鎮古麥村弄弓屯,年代為明清,斗二隘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黃金雕樓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黃宜村委東北,年代為清,黃金雕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高樓修路碑位于忻城縣城關鎮六華村高樓屯北,年代為中華民國,高樓修路碑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西山摩崖石刻位于忻城縣城關鎮江平村大韋屯,年代為宋,西山摩崖石刻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莫文秀祭祀田地碑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都樂村龍堂屯坡摩嶺西南面,年代為中華民國,莫文秀祭祀田地碑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福六石路碑記位于忻城縣城關鎮隆光村福六屯西北,年代為中華民國,福六石路碑記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土司莫宗詔墓位于忻城縣城關鎮新村糖廠西南,年代為清,土司莫宗詔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