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始設置定周縣以來,其歷史沿革至今已有2130年,縣名先后易名龍剛、龍定、龍水、宜山。
慶遠均為縣治駐地。
1993年9月9日撤銷宜山縣設立宜州市,慶遠鎮為市治駐地。
中國歷朝歷代先后在此設置縣、郡、州、司、路、府、區(民團區、監督區、督察區)、專區、地區、地市,慶遠亦均為駐地治所。
慶遠始稱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宜州為慶遠軍),沿稱至今已有900年歷史。
清末為東鄉都嶺里。
民國2年(1913年)設為城區。
民國22年(1933年)分設永慶鎮(城西片區)、威遠鎮(城東片區),民國31年(1942年)合并設為永威鎮。
解放后初期為城關區,下轄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東升街、會星街、桂魚街、文昌街、榮覺街等9條街及龍江村。
1952年城關區轄和平、民主、共和、解放、建設5條街。
1954年改為慶遠鎮。
1958年將龍塘鄉劃入。
1990年慶遠鎮轄解放、建設、共和、民主、和平5個街道居民委會和文昌、龍江、龍塘、園村、四聯、沙嶺6個村公所(后改為村民自治委員會),下轄48個村民委員會、55個自然屯。
2002年7月城區進行社區建設,設立解放、和平、文昌、龍江、龍塘、園村、白龍、江頭、燕山、沙嶺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5年6月13日慶遠鎮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將原太平鄉的太平社區和思欖、山灣、三興、圍村、下維和原矮山鄉的矮山社區、畔塘、宜畔、東屏、蘇村、六坡、洛巖、嶺坪、城障及劉三姐鄉的馬安村、懷遠鎮的葉茂、龍村劃歸慶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