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區隸屬于貴州省貴陽市,地處貴陽市中部,北接修文縣,東、南與烏當區毗連,東南部與云巖區相鄰,西部與觀山湖區相連,西北部一角與清鎮市接壤。區境東西最長為28公里,南北最寬為20公里,行政區域總面積272平方公里。
白云區是貴陽市的6個市轄區之一,地處貴陽市中部,北接修文縣,東、南與烏當區毗連,東南部與云巖區相鄰,西部與金陽新區相連,西部一角與清鎮市接壤,把守著貴陽市北部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本區東西最長為28千米,南北最寬為20千米,全區總面積270.37平方千米,占貴陽市總面積的11.31%,是全國最大的鋁工業基地之一。有意思的是,貴陽市的地理中心落在了白云區,貴州省的地理中心也恰好落在了這里,所以白云區素有“雙心之區”,“貴州中心”的美譽。
白云區屬亞熱帶氣候區,冷暖氣流交替強烈,季風高原氣候明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區年平均氣溫在14℃左右。這里氣候極其宜人,環境十分優美,四季不分明,溫差小,是許多旅游者的理想避暑防寒之地。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全區農用地面積1984.18公頃,建設用地面積3532.78公頃,未利用地面積3385.64公頃。礦產資源主要有鋁土礦、鐵礦、原煤、石灰石、大理石等,儲量較大,品質較優,易于開采。
經濟社會
白云區人均生產總值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名。2003年人均GDP已達到3500美元,2006年超過4200美元,據統計至2009年3月底白云區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大關。白云區雖然歷史短暫,但經濟發展異常迅猛,已在經濟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而且神話仍在延續。作為貴陽市一顆璀璨的明珠,白云區與金陽新區已成為貴陽市近年來發展地最好最快的地區,被譽為“貴陽的浦東新區”。
2006年是白云區實施“十一五”規劃的起始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實現“三個率先”(在全市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六個白云”(競爭白云、實力白云、富裕白云、魅力白云、生態白云、平安白云)的目標,解放思想,開拓奮進,扎實工作,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較好地完成了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2006年,全區經濟保持持續較快增長,實現生產總值55.86億元,增長15.4%;完成財政總收入11.74億元,增長26.86%;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66億元,增長18.5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9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599元,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422元,增長12.1%。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就,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產業概況
工業方面,白云區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是貴州鋁廠,這主要得益于鋁土礦資源豐富。貴州中部(貴陽、開陽、遵義、織金一帶)鋁土礦分布集中,儲量位居全國前列。貴州鋁廠嚴重影響白云區環境,雖經過治理已有改善,但矛盾仍舊突出。另一個著名企業是中國有色第七冶金建筑公司(簡稱“七冶公司”),由于經營不善,這座白云區歷史最悠久的國有企業已計劃破產,改為私營股份制。白云區其他企業都是近些年創辦遷移過來的,發展相當迅速,使白云區企業總體由壟斷制向多元化邁步。
農業方面,由于白云區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條件優越,糧食經濟作物一直產量居高。地區實行一年兩熟制,多以種植稻米、玉米、薯類、油菜等為主,現已由傳統化耕作向高度現代化機械耕作邁步。林木多是加以保護,利用開采率不高。水果蔬菜種植基本能實現自足,鮮花種植頗有名聲,規模龐大的花卉生產基地使地區贏得“鮮花白云”的稱號。畜牧以雞、豬、牛為主,猶以養雞場極為出名,目前已從散戶養殖向集體科技自動機械化養殖過渡。
行政區劃
白云區轄4個街道、3個鎮、2個民族鄉:艷山紅街道、龔家寨街道、大山洞道街、都拉營街道、艷山紅鎮、麥架鎮、沙文鎮、都拉布依族鄉、牛場布依族鄉。現政府已劃出南湖新區,與金陽新區毗鄰,并將政府辦公建筑群由艷山紅鎮遷至那里。艷山紅街道、龔家寨街道、大山洞道街構成了白云區的主要部分,主要為經濟區域。另外的部分多以風景優美見長,是旅游者不可不看的宜人地域。
白云區的建筑大多以精巧見長,但并不是說這個城區里就沒有摩天大樓,只不過這些高樓都集中在白云中路十字路口附近。白云中路十字路口是白云區中心,從十字口到長寧街路口這一段白云南路是白云區的經濟中心。白云南路西岸林立者幾百家國際國內著名品牌專賣店和超市賣場,這里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其中穿插著長山商業步行街,這里也是極度繁華的理想購物場地。
歷史教育交通
1959年,貴陽市政府設立白云鎮,相當于市轄區一級行政單位,1973年恢復白云區建置。白云區歷史雖然不到五十年,但人文氣息濃厚。這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快速,科技產力驚猛增長,人才匯聚,效率極高。貴州師范大學就坐落在白云區大壩處。白云區有很多有名中小學和科研機構,如這四所著名中學:白云二中、興農中學、白云六中和白云七中。白云區作為貴陽交通樞紐,具有重要地理位置,這里是貴遵高速公路和環城高速公路的交匯處,也是鐵路運輸的動脈。
風景名勝
白云公園是貴陽市著名的公園之一,這里環境令人心曠神怡,公園的十大景觀更是令人百看不厭。作為國際風箏節的舉辦地,她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為白云區贏得了“中國風箏之鄉”、“北有濰坊,南有白云”的美譽。白云公園還舉辦過世界蘭花博覽會、第十九屆亞洲健美錦標賽暨全國健美錦標賽、國際插花花藝展暨首屆貴州插花大獎賽和國際茶藝、茶道表演暨貴州首屆茶藝、茶道大獎賽等,使白云區知名度大幅提高。
長坡嶺國家森林公園也是不容錯過的旅游勝地。公園總面積1075公頃,是貴陽市環城綠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白云區和金陽新區的"綠色屏障",它有整個西南地區最優質的天然森林草地,森林覆蓋率高達82.96%,有貴陽市"生態博物館"之稱,清新的空氣又讓這里成為天然的"森林氧吧"。公園分布為五個景區,分別為櫻花湖、森林草坪、都溪林場、兩個少數民族村寨。公園集山、林、水、草、古跡于一體,具有幽、秀、野、曠、古等景觀特色,是理想的休閑度假、科普教育、旅游運動的良好場所。
白云區還擁有國家AA級風景區天鵝湖森林公園(沿湖漫步,楊柳低垂,生意盎然。湖面碧波瀲滟,林影云印,小鳥忽爾掠過,予留一片遐想。春天來臨,櫻花盛開之際,紅白相間,嬌嫩欲滴,令人浮想聯翩)、金山寺和都拉大佛、大人山生態公園(建設中)、空中怪車遺址等知名景點。新打造的麥架鄉綠色蔬菜水果之旅,花卉生產基地之旅和鋁廠工業化之旅亦是既健康又時尚的休閑旅游方式。
白云經濟開發區
白云經濟開發區是貴州省級經濟開發區,位于貴州省省會貴陽市地域的中心地帶,是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和“南、貴、昆經濟帶”的核心區域,總面積270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鋁工業基地,素有“中國鋁城”和“西部風箏之鄉”的稱譽。
白云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統一規劃、成片開發、開發一片、收效一片、滾動發展”的開發思路,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積極走鼓勵傳統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的產業協調發展之路,全面實現強區升位,擴大經濟總量的目標。18萬白云人以“自加壓力、開拓創新、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白云精神,有效推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各項工作走到了全省各市、區、縣的前列。現已落戶開發區的各類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960多家。2004年,實現GDP53.7億元人民幣,財政總收入7.97億元人民幣,地方財政收入2.97億元人民幣。在全省11個國家和省級開發區投資環境綜合考核評價中白云經濟開發區名列貴州省綜合投資環境和投資軟環境第一名,招商引資實際到位內資和外資也名列全省、全市之手,在全省第一輪20個經濟強縣綜合指標考核評比中位居第三名。
白云經濟開發區位于貴陽市的中部,貴陽市是連接華中、華南與西南的重要通道,是西南“三省一市”南下出海的必經之地,是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和物流結點。白云境內交通便捷,210國道、貴遵高等級公路、貴陽東北繞城環線和川黔鐵路穿境而過,又自成體系的廠礦鐵路專用線60公里,鐵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34.4公里。距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20公里,該機場已開通40余條航線,輻射全國大中城市和香港、澳門等地。白云經濟開發區距重慶長江口岸直線距離300公里,距廣西北海口岸直線距離500公里。
主要產業投資導向:鋁及鋁加工業、IT產業、新材料產業、食品醫藥白云經濟開發區對到開發區投資、申辦項目的投資者實行“一站式”限時代辦服務,實行辦事程序、辦事時限、收費項目及標準“三公開”,對區屬權限范圍內收費項目實行了零收費。
抓住隨著“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和“南、貴、昆”經濟圈形成的大好機遇,白云經濟開發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擴大開放、與時俱進、加快發展,努力將白云建設成為:經濟發達和社會進步的城市中心區,現代化的工業區,環境優美的園林生態居住區,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閑旅游商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