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群豐村 | 隸屬:三元彝族苗族白族鄉 |
區劃代碼:520521224203 | 代碼前6位:5205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濯窩壩,又名費嚨河、費嫩河,均為彝語音譯。
基本介紹:
群豐村坐落于潺潺的花底河畔,巍巍的猴子山.神秘的燕子洞.即將開發的溫泉均坐落于本村之上。我村為較大型的少數民族村落,距鄉政府所在地2.5公里左右,交通便利,風景秀美,氣候宜人。以前主導產業為種植(包谷,烤煙)現在不光大力發展了種植業,還規;.科學地發展了養殖業,幾家較為大型的養殖專業戶已成為全村乃全鄉很好的示范作用。我較為大型的黑山羊養殖基地和鑫海養殖場為我村的經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人口總數:3600人 農業人口:3600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16.1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809.4畝
--主要民族成分:
文化旅游:
花底河石拱橋位于三元鄉群豐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建筑。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叫箐腳,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百納基層人民公社撮壩管理區群豐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為百納區撮壩彝族鄉群豐村,1991年建鎮并鄉撤區時為三元彝族苗族白族鄉群豐村,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群豐村附近有花底河石拱橋、百里杜鵑風景區、九洞天、油杉河、慕俄格古城(畢節大方古彝文化產業園)、百里杜鵑米底河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大方皺椒、大方天麻、大方漆器、大方圓珠半夏、大方冬蓀、大方豆干等特產,有大方耍龍燈、撞月亮、除夕對歌、斗雞習俗、彝家火把節、大方漆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