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地村位于基長鎮西北面,距鎮政府3公里。全村國土面積約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90畝。共20個村民小組、938戶、4276人。2009年,陽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402元,高出全鎮平均數1058元,蔬菜種植收入占全部收入的90%以上,蔬菜主要銷往“兩廣”及香港地區。
全村現有0黨員64名,陽地村先后被評為州級“小康示范濉薄ⅰ耙淮逡黃貳畢冉澹恢菸拔搴謾被愕匙櫓侵菁丁拔搴盟男氯涫怠鋇辰ㄊ痙兜恪⑿屢┐褰ㄉ枋痙兜恪⒅菹亍霸督獺筆痙洞濉�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陽地村“兩委”班子按照建設新農村“二十字”方針,突出資源優勢,建設設施農業標準化育苗中心、設施農業栽培示范區和“185工程”蔬菜標準生產示范區,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探索發展“西紅柿——菜豆——白菜”、“綠椒——大白菜——蘿卜”等“一年多熟制”立體高效農業,畝均年產值達12000元以上,實現了農民持續快速穩定增收。
2009年,全村共種植蔬菜2000余畝,實現總產量1.2萬噸,總產值2120萬元,純收入1720萬元,蔬菜收入占全年人均純收入的90%以上。2010年,全村重點建設“185工程”高效蔬菜種植示范區,核心示范面積1200畝,帶動全鎮及周邊鄉鎮種植蔬菜15000畝以上,帶動農戶4500戶以上,畝均產值12000元以上。
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村“兩委”堅持做到“六抓”。一是抓隊伍。“兩委”班子共有成員8人,具有較強的凝聚力、號召力;近兩年來,每年發展黨員2名以上,黨員隊伍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二是抓培訓。結合農時,今年以來,開展西紅柿、刺黃瓜、紫紅長茄、香菜、胡蘿卜等蔬菜種植和生豬疫病防治等牲畜養殖技術現場培訓30余期(次),培訓4350人(次);利用遠程教育接收系統開展培訓22次,培訓867人(次)。三是抓活動。結合“五好四新三落實”、“三創三強”,開展“黨員承諾制”、“創建黨員示范戶”等活動,共組織22名黨員,幫扶22戶貧困戶,組織35名黨員開展承諾活動,承諾事項41項。四是抓陣地。積極爭取上噸С鄭ǔ�400余平方米的村級綜合活動室,解決活動陣地問題。五是抓制度。共完善《黨支部議事制度》、《黨支部工作職責》等各項制度17個,并堅持每月例會制度,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六是抓示范。狠抓“185工程”黨員示范基地建設,因地制宜采取“西紅柿—菜豆—白菜”、“彩椒—香菜—白蒜”、“黃瓜—菜豆—榨菜”等種植模式,實施“185工程”黨員示范種植200畝,畝均產值14000元,帶動種植面積3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