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地區東部,地處烏蒙山脈與婁山山脈交匯處,坐落于烏江與赤水河之間,東以偏巖河抵遵義縣,西交馬洛河接畢節市,西南以崇山峻嶺枕大方縣,南達烏江與黔西、修文、息烽三縣接壤,北臨赤水河與四川省古藺縣,以大河溝等與仁懷縣、遵義縣交界。全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528平方公里,轄26個鄉鎮,247個村(居、社區),2007年末總人口62.19萬人,是貴州省首批建設的20個經濟強縣之一。
【資源環境】
金沙境內山川秀麗、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林茂糧豐、交通便利、商貿繁榮。生物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種類繁多,旅游資源富集。
生物資源方面,境內農作物達400余個,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烤煙、辣椒、花生、茶葉等。森林植被好,森林覆蓋率達35.5%。適宜生長的藥用生物資源達480余處,主產銀耳、天麻、杜仲、黃柏等,適宜發展綠色產業和地方特色種養業。
能源資源方面,金沙是貴州省實施“西電東送”工程的能源基地之一,黔北電廠170萬千瓦裝機已全面建成投產發電,縣境內還有長征、紅聯等一批中小型水電站,地上地下河流水量豐沛,落差集中,便于多級連續開發。同時,境內煤炭資源儲量大,儲量達44億噸。
礦產資源方面,境內礦藏達19種,其中儲量大的有煤、硅、磷、鎂、鐵等,鐵礦有菱鐵礦、褐鐵礦、硫鐵礦、硅鐵礦,儲量分別為3698萬噸、400萬噸、1.1億噸、1124萬噸,硅礦工業儲量978萬噸,磷礦地質儲量2500萬噸,銅礦工業儲量102萬噸,鋁礦儲量10萬噸,鎂礦儲量2億噸,具有潛在的開發優勢。
旅游資源方面,境內有三丈水省級森林公園,烏江流域黃沙河風景旅游區,安底溫泉、冷水河原始森林保護區等山水風光景點,有后山東漢古墓群石刻,石場敖家墳古墓群石刻、茶園萬壽宮古戲樓等文物古跡,還有彝族“火把節”,苗族“踩山節”,仡佬族“吃新節”,布依族“對歌節”等民族風情。地方旅游商品有金沙窖酒、金沙回沙酒、康星植物油、冠香坊調味品、禹謨醋、清池貢茶、金沙礦泉水等,縣境內的各類資源都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和前景。
【社會經濟】
2007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44.9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9%,人均生產總值達7441元,比上年增長18.96%,成為畢節地區第一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縣。完成財政總收入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5.85%。農業經濟得到較好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優質玉米、返季節蔬菜、脫毒馬鈴薯、辣椒、高粱、茶葉等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工業經濟保持健康、良好的發展勢頭,2007年實現原煤產量869萬噸,發電量109億千瓦時。形成了能源、采礦、化工、冶金、建材、釀造、糧油加工等門類齊全、結合合理的工業體系,鄉鎮企業、輕工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穩步發展。
【交通信息】
金沙交通方便,東鄰歷史名城遵義,南毗貴陽,西靠畢節,北達四川,326國道線橫穿境內,與貴遵、貴畢高速公路緊連,已經建成了六條出縣主要通道,均為二、三級水泥路或油路,杭州至瑞麗高速公路遵義至畢節段和金沙至修文二級公路正在規劃在建中。交通、電力、廣播電視、通信、醫療衛生、教育等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縣城通過投資改造和擴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A設施完全可以滿足各項投資的需求。
目前,金沙已經步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0地完成了第十個五年計劃,正穩步地向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挺進,在即將步入“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歷史時期,為實現其各項任務和目標,加快發展,金沙人民將以真摯的感情,周到的服務,快捷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形象和投資環境竭誠歡迎省內外、國內外的各界朋友前來旅游觀光,考察投資,創業發展,達到雙贏,共享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