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潮村位于平寨鄉西北角,距鄉政府10公里。平寨至烏潮公路直到寨中,東接紀德村,南連尚重鎮,西接德化鄉,北靠有名的青山界。
烏潮村1992年前屬六合鄉管轄,1992年撤區并鄉并入平寨鄉,現轄烏潮、堂灼上寨、堂灼下寨3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240戶,951人。分姜、姚、楊、王四個姓氏。有耕地面積458.40畝。
烏潮村是境連黎、錦、劍的三角地,也是平寨鄉最邊遠的行政村。一條小溪流經烏潮寨中至村口便傾瀉直下,形成一個高約50米的瀑布。瀑布兩岸,懸崖峭壁,景色極為壯觀。昔年,凡是偷摸扒竊、違反寨規族約的首惡,都被推下懸崖以處死。因而這里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凄涼之地。1962年,紀德寨興修水利,從懸崖上鑿石開溝,劈山引水,從此,這里常有人來往,往日的慘景逐漸被人們所淡忘。昔日的冤魂惡鬼也早已煙消云散。2002年,烏潮、紀德兩村自籌資金10萬余元,在這里修建了一座水泥拱橋。橋由紀德寨退休干部胡炳益設計建造。此橋架成,既方便了行人來往,又增添了本境風光。
烏潮村原始森林連片。1985年,逐漸披上級分配的指標數分片間伐,他們把錢用在建設上,1994年,用木材款47萬元修建了兩幢磚木結構教學樓,其中烏潮寨一幢,投資25萬元,堂灼一幢,投資22萬元。同年與紀迫、紀德合資40萬元,并得省資助10萬元,木商陳楚斌資助80萬元,修通了平寨至烏潮公路,把亙古以來的道路夢想變成了現實,為邊遠山區的建設打開了大門。交通便利了,烏潮村農民已開始蓋起了磚房。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小橋、流水、人家”的小山村,將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烏潮村與紀德村毗鄰,他們共高歌堂,每逢自己的隆重節日,都在此歡聚一堂。他們節日同日、歌同聲、笙同韻、人同心。始終保持著本民族的習俗。在這苗嶺山區,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著。以他們的樸實與勤勞,創造著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