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羊場村 | 隸屬:巖腳鎮 |
區劃代碼:520203102220 | 代碼前6位:52020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羊場村位于巖腳鎮西北部,距鎮政府駐地不到兩公里,這里交通便利,六(枝)新(場)公路穿寨而過,羊場河沿村穿行,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人口總數:2050人 農業人口:2025人非農業人口:25人
--行政區面積:0.8806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7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白族,仡佬族發展口號:打造特色產業推動旅游發展
--所轄村:共九個組生產總值:962.2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業,養殖業及第三產業名特產品:面條,豆腐辦公所在地:羊場村橋邊
--自然條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資源:砂石,藥材
羊場村與巖腳村、雨海村、新寨村、新院村、西北村、田坎村、太和村、水寨村、群峰村、青杠林村、那灑村、木貢村、民興村、民樂村相鄰。
文化旅游:
苗墓群位于巖腳鎮羊場村跑馬廠,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墓葬。2005年8月,苗墓群被公布這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羊場明墓位于巖腳鎮羊場村跑馬場東側500米,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墓葬。2005年8月,羊場明墓被公布這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德橋位于巖腳鎮羊場村羊場街羊場河上,年代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類別為古建筑。2005年8月,福德橋被公布這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61年,建立羊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羊場為大隊境內一地名),簡稱羊場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大坡場。
“文化革命”期間更名為前坡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前坡大隊。
1982年12月,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國發(1979)305號《國務院發布關于地名、更名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和黔發(1980)192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補充規定》這兩個文件的要求,將其復名為羊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
周邊相關:
羊場村附近有瀑布源龍井布依風情景區、迴龍溪溫泉旅游景區、牂牁江景區、六枝牛角布依風情旅游景區、六枝羊場近現代商貿建筑群、桃花洞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六枝月亮河鴨蛋、郎岱獼猴桃、九層山茶、岱甕楊梅、六枝龍膽草、落別櫻桃等特產,有梭嘎苗族跳花節、梭嘎箐苗彩染服飾藝術、六枝梭嘎箐苗文化、六枝特苗族服飾、布依族盤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