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撥米村 | 隸屬:淤泥彝族鄉 |
區劃代碼:520222210208 | 代碼前6位:5202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61601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彝語地名,彝語稱“卡摩濮”或“搏(播)咪發摩勒”,意為巖垮的地方或王氏家支居住的大巖腳。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大撥米村上榜2021年度六盤水市市級文明村名單。
基本介紹:
大撥米村,位于淤泥鄉東部,總國土面積3.8平方公里,轄普甘垤、六嘎、石頭寨、大撥米、其尼慶5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有耕地面積1500畝,人均1.1畝,共477戶1412人,居住著1個民族,100%的彝族。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和勞務輸出以及采石場的發展。
--人口總數:1412人 農業人口:1407人 非農業人口:5人
--行政區面積: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 發展口號:以黨建帶發展
--所轄村:1組,2組,3組,4組,5組,6組,7組 生產總值:200.0 萬元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立大博米大隊屬普古區淤泥彝族公社;1984年更名大撥米村屬淤泥彝族鄉;2004年由大撥米村、普甘垤村和龍山村合并設大撥米村屬淤泥彝族鄉至今。
周邊相關:
大撥米村附近有勝境溫泉景區、盤縣噠啦仙谷景區、盤縣古銀杏、古驛勝境景區、盤縣娘娘山旅游景區、盤縣丹霞山等旅游景點,有四格烏洋芋、盤縣核桃、盤縣火腿、盤縣刺梨果脯、六盤水苦蕎茶、六盤水苦蕎米等特產,有布依族盤歌、彝族婚嫁習俗、盤縣彝族山歌、剪紙工藝、雞場坪羊皮鼓舞、彝族海馬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