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騾壩社區位于縣城南面,距縣城7公里,面積6平方公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民族村由烏騾壩和佘家壩兩個壩子組成,所轄6個村民組,有260多戶人家,其中有560多布依族同胞。貴畢高等級公路由東向西貫穿本村。據考證,烏騾壩建寨史于明代洪武年間(1375年),距今已有635年的歷史。關于烏騾壩的來歷,寨子有傳說,奢香夫人回到貴州后,一面宣揚朝廷的威德,人心安定;一面履行諾言,刊山通道。奢香親率各部,組織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開辟“龍場九驛”,路經此地在“養龍山”得一匹全身烏黑神駿寶馬,此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又因地勢開闊賜名“烏騾壩”。2009年,民族村烏騾壩被列為畢節地區生態文明家園建設首批示范點之一,是地委秦如培書記的聯系點,秦書記始終惦記著烏騾壩的發展,多次到烏騾壩進行調研,并對烏騾壩的發展作出詳細的安排部署。
--人口總數:1030人 農業人口:1030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05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等 發展口號:小橋流水布依寨,桃花園里新農村
--所轄村:6 生產總值:1421.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特色香蔥種植基地,皖西白鵝養殖基地,黔西特色蔬菜基地,水果標準示范園基地 名特產品:香蔥,皖西白鵝,優質水果,特色蔬菜 辦公所在地:民族村三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