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貓山村 | 隸屬:甘龍鎮 |
區劃代碼:520628108208 | 代碼前6位:5206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于地勢如貓狀,又因村駐貓山而得名。1934年8月,紅軍創建黔東特區時,以此村為主,包括現在的坪會村和沙源等為貓山蘇維埃,故名。
基本介紹:
貓山村屬于甘龍鎮,貓山村位于甘龍鎮西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接壩木村,南與大樹村接壤,北與張家灣村毗鄰,南與平會村緊鄰。地處云貴高原向長江中下游平原延伸的斜坡地帶,村屬盆地模式,四季分明,季風氣候明顯,冬少嚴寒,夏少醋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年均溫14.5℃。貓山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無其它村級企業。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積630畝。全村總戶數247戶,1198人。貓山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油菜,建有大型養殖場一個,中小型數個,村民收入來源大多靠搞養殖和外出打工。
貓山村現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17名,其中初中及以上文化黨員10名,黨員活動開展正常。通過黨員五培養,黨建搭臺,經
歷史沿革:
民國23年(1934)8月,賀龍領導的中國紅三軍紅二軍團在黔東開辟革命根據地,建立貓山鄉蘇維埃政府;1952年10月,置貓山鄉,建立貓山村屬之;1958年4月,全縣并鄉,撤貓山并入麻陽鄉,貓山村隨屬之;1958年11月,全縣公社化時,為貓山大隊,屬麻陽公社管轄;1959年1月,貓山大隊,屬麻陽管理區管轄;1984年,貓山大隊改稱貓山村,屬麻陽鄉管轄;1992年5月,建鎮并鄉撤區,撤銷麻陽鄉合并入甘
周邊相關:
貓山村附近有苗王城風景區、歐百川故居陳列館、松桃云落屯懸棺葬、寨英村古建筑群、寨英古鎮、松桃虎渡口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松桃桐油、松桃爛糊橋米豆腐、松桃鹵鴨、蒿菜粑、紫色紅薯、黔東草海生態鵝等特產,有松桃苗繡、寨英滾龍、松桃儺戲、后硐茶燈、巴狄雄薩滾、苗族“六月六”情人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