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覺鎮位于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距縣城45公里,東與本縣平頭鄉、沙壩河鄉接壤,西與寨英鎮毗鄰,北和孟溪鎮相連,南達江口縣桃映鄉、怒溪鄉。全長66公里的大普油路大(興)——普(覺)已開通可直達銅仁鳳凰機場,松桃——江口506縣道貫穿全鎮,渝懷鐵路過境普覺,并設有普覺站,交通便利。全鎮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現有人口33421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3.8%。國土面積115.6平方公里,東西長10.8公里,南北寬18.9公里。耕地面積:46631.2畝 ,森林覆蓋率為48.3%,是松桃縣兩個萬畝大壩之一。
普覺鎮歷史悠久,據《松桃廳志》記載,“嘉靖年間,文武-在此議事歇腳者”,故名“堡腳”。后來當地知名人士倡議“堡腳”為“普覺”,即普遍覺悟之意,沿襲至今。建國后,曾是普覺老區所在地。
-
經濟狀況
該鎮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平均海拔550米,雨量充沛,氣溫適中,年平均氣度26℃,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大豆、花生、烤煙、茶葉、中藥材等。全鎮現有普通中學2所,完全小學18所,有鎮級衛生院1所,已建或再建農村黨員活動室20個,建成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接收點16個,播放點5個。現有集貿市場1個,趕場天人流超過1.2萬人次,日貨物成交量達百萬元以上。
普覺鎮逐步建起了1.8萬畝生態茶園及4000余畝烤煙基地,2000畝百合、500畝蔬菜基地。涌現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個,涉及農戶800余戶,加速了我鎮農業結構優化,涌現出一大批特色種植、養殖專業村,“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格局初現雛形,2010年,全鎮經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國民生產總值達到9120萬元,同比增長8.1%;財政稅收完成149.5萬元,同比增長18%;工業產值完成950萬元,同比增長7.5%;農業總產值完成3460萬元,同比增長7.8%;收購烤煙煙葉41萬斤,創煙葉稅54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0萬元,同比增長10.4%;金融存款余額480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為1760萬元,同比增長6.8%;輸出勞務10400余人次,實現勞務收入8800萬元;第三產業完成1860萬元,同比增長7.4%;糧食生產總量達12400噸,同比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180元,同比增長8.6%。-
-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2007年全鎮共種植烤煙801畝,種植農戶82戶。共交售煙葉1200擔,創產值64萬元。共發展稻田養魚60公頃,山塘養魚75公頃,河溝養殖魚30公頃,水產總量達70噸,創產值60萬元。扎實鞏固“兩基”攻堅成果和衛生工作,全鎮7—12周歲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13—15周歲適齡少年入學率為95.7%;15周歲人口文盲率為0.76%;小學輟學率為0.6%;初中輟學率為3.3%;初中完成率15周歲人口為94.7%,17周歲人口為80.3%;全鎮小學校舍總面積11417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初中校舍總面積6970平方米,生均3.5平方米;衛生工作以搞好脊灰、麻疹的防治工作,使預防接種率達100%,投入資金20萬元對群眾關心的閉路電視進行的改造升級,至目前止已完成560余戶的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