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營鎮位甕安縣南面、離縣城18公里,全鎮總面積80平方公里。2009年5月撤并村,將原來的14個村并為5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6633戶25173人,其中農業24710人,少數民族人口568人,占人口總數的0.02%。平均海拔高度1270米,常年氣溫14.2℃左右,無霜期260天,森林覆蓋率達42%。耕地面積21445畝,其中:田11953畝,土9492畝,境內森林、草山植被、水資源豐富,為發展畜牧養殖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冷涼型蔬菜。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磷、硫、鐵、硅。交通便宜,經貿發達,馬遵公路橫貫其中,有年交易量達2萬余頭(匹)的西南八大牛馬市場之一的大牲畜交易中心,有年產5600噸的冷涼型蔬菜基地,有品質優良的梭羅“貢米”生產基地。梭羅“貢米”、冷涼型蔬菜、畜產品、礦產品是平定營鎮的拳頭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優勢。
自然景觀 :平定營鎮位于甕安縣南面,素有 “甕安南大門”之稱,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東部有甕安笫一高峰花竹山,海拔高度1560米,山頂低洼處有一天然池塘,面積約3畝,水深約1.5米,形似碗口,塘中長滿野高筍,當地人稱之為野鹿塘,更為奇特的是:據當地人介紹,該塘水位終年保持不變,久雨不上漲,久旱不下降。鎮政府所在地群山環繞,壩區中央幾坐異峰突起,西門河源頭從中穿過,貌似桂林山水。
人文景觀 :平定營鎮地處甕安南面,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商貿繁榮,文化發達,歷代各類人才輩出,有民國時期的柴姓貢生、進士、商姓博士、有中國0早期地下黨員舒葆初烈士等愛國人士和優秀人才。改革開放以來,在外求學、經商、任職的成功人士更是層出不窮。
平定營村的“燈夾戲”更是一大亮點,是平定營特有的地方文化,是當地老百姓傳統的文藝節目,在原創的基礎上創新題材,把新型的婚育新風、科學發展觀和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傳統美德與“燈夾戲”融為一體,“燈夾戲”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傳承了地方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