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村地處豐樂鎮的北面,距離豐樂鎮9KM,距離務川縣城15KM,北與牛塘村相接,西與豐樂村接壤,南與茶坪村毗鄰,東與黃都鎮燕龍村交界,總面積22平方公里,轄區內有22個村民小組,1299戶,總人口518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1人),耕地面積6790畝,森林面積2375畝。交通便捷,有六條公路貫穿全村,是全鎮交通較為發達的行政村。
全村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苗族,漢族,其中仡佬族、苗族有5125人,占全村人口總數的99﹪,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村寨。
所轄村民小組:大坪村組、廖吉臺組、龍洞灣組、造紙組、飛洋坡組、攀金臺組、青杠園組、場上組、灣子組、洪家屋基組、院子組、古木內組、老丫山組、火燒巖組、大田坎組、涼橋組、小關組、堡上組、愛子溪組、黎家宅組、熊家灣組、豐背組
新場村造紙組位于豐樂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以北5KM處,全組54戶,人口236人,勞動力136人,其中0黨員6名,耕地面積199畝(其中:田97畝,土102畝),人均純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糧1100斤。
新場村民組是務川自治縣2000多年來的造紙發源地,同時也是洪渡河流域的發源地之一,這是山歡水笑,依山環抱,好似“世源桃園”,這里以仡佬族苗族聚居,多年來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力量,繼承了老一輩的手工造紙術,在人均不足一畝地的情況,以造紙為主要收入來維持他們的生計,至今手工造紙術永遠流傳。
新場村歷史悠久,有著200年歷史的造勢技術,一直保存原貌。還有飛洋坡的天龍洞,在洞門口,有天然形成好似“真龍”,龍嘴里時常有一注水流下,常年積月,讓當地村民稱贊的“天龍洞”由此而來。
新場村黎家宅組有七龍泉,據說當年有7個泉眼流出泉水,由此命名為“七龍泉”。當地村民有這樣一種傳說,當年有一條真龍現身,但此龍有罪,遭到雷擊,一雷就讓此龍擊進了泉洞,此龍為了懲罰當地村民,就只讓4個泉眼流出泉水。故為了流傳千古,取名為“七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