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坪村位于務川縣中部,鎮南鎮的南部,全村共有5286人,1238戶,外出務工人員1800余人,有15個村民組,黨組織14個,有0黨員124名。地域面積17km2,平均海拔960m,有耕地面積4198畝,森林覆蓋率達43.5%,人工種草面積1250畝。道德公路穿梭而過,是鎮南鎮較偏遠的山區村。
今年來,泰坪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根據地處半高山的特殊區位條件、依托項目建設、夯實場鎮建設、改善交通環境、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著力黔北民居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抓民生、促穩定的工作思路,實施了移民搬遷72戶,形成了場鎮新街800米,實施了近300萬元的畜牧養殖基地1個,實施了中藥材——何首烏基地600畝1個,日本藤梨基地100多畝1個。建成留守兒童托管中心1個,2010年全村烤煙產值280萬元,畜牧業產值50萬元,糧食、油菜、花生等喜獲豐收,全村經濟收入呈上升趨勢,村民生活逐步邁向小康。
總結經驗謀發展,繼往開來創新篇,村支兩委圍繞以“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維護生態平衡”為主題。以“穩定烤煙產業,鞏固畜牧業,培植中藥材產業,構建和諧村寨”為載體。以打造移民新街黔北民居建設為示范;以發展金堂、云山、鯉魚池烤煙現代農業為突破口;以推進畜牧養殖和中藥材為重點;以抓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以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為保障,深入開展好各項工作。
據縣級供銷社負責人介紹,“新網工程”建設逐步完善了為農服務體系,并至少在以下四方面有力地推動了我縣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是擴大了農村就業機會。每家村級綜合服務站的服務人員一般有2至3人,全縣建設的數千家村級綜合服務站,為農村提供了數目可觀的就業崗位。
二是拓展了農村技物結合的新領域。在建立村級綜合服務站的基礎上,依托龍頭企業形成配送中心,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調控和輻射能力,使綜合服務站的服務功能得到增強,增加了城鄉商品交易的數量;同時通過綜合服務站的文化、教育與科技等活動,拉近我省山區農村與大市場在物流、技術流、信息流上的距離,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提高農民收益。
三是帶動了農民消費觀念改變,拉動了農村市場,促進了農村商品流通,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減輕了農民負擔,維護了農民的根本利益,使供銷社與村集體、農民群眾的聯系更緊密。
四是拓展了村級思想教育領域,強化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供銷社通過與村支“兩委”合辦綜合服務站,不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為黨的基層組織奠定物質基礎,而且推進了農村先進文化建設,促進農民交流思想,有助于良好村風民風的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