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今境內置養龍坑宿征等處蠻夷軍民長官司,治所在今養龍司鄉院上(后移老街),隸四川行省順元等處宣慰司。
明洪武五年(1372年),三司歸附,養龍長官司隸屬未變。
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縣境三長官司屬貴州布政司貴州宜慰司節制。
明崇禎三年(1630年),由于割底寨長官司部分轄地合原貴州前衛六電地建息烽守御千戶所,養龍長官司雖然存在,但轄地范圍變小。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設貴陽軍民府,治所在今貴陽,養龍長官司隸之。
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傷令禁止土司世襲,養龍長官司改稱養龍五堡,治所未變,仍直屬貴陽府,后改隸為貴陽縣。
民國三年(1914年),設息烽縣,養龍司為息烽縣管轄。
民國十五年(1926年)秋,息烽縣訂各區名稱,東區為四區,駐地養龍司。
民國三十年(1941年)10月,實行新縣制,轄區及聯保,改編鄉鎮,養龍司屬第四區,稱飛越鄉。
鄉公所駐養龍司。
茅坡片區屬養龍鄉。
1949年12月,息烽解放后建文化、養龍兩區,養龍區又稱二區,駐養龍站。
轄養龍鄉,飛越鄉,復興鄉。
1953年,全縣54行政村改鄉鎮,養龍區,駐養龍站,養龍區為12鄉鎮,轄養龍站、小水、烏江、坪塘,中寨,麒麟、核桃箐、安青、養龍間、新場坪、溫泉、山望院12鄉。
1957年4月,養龍區麒麟鄉并入中寨鄉。
1958年9月,全縣實行政社合一,養龍區駐地遷養龍司,改稱烏江區,轄養龍站(烏江鄉并入)、中寨(核桃鄉井人)、安江(小水鄉并入)、溫泉(新場坪并入)、養龍司5公社。
1958年11月,公社合并為10個,下轄26管理區。
其中烏江區轄養龍站公社和養龍司公社,養龍司公社下轄養龍司、溫泉、安江3管理區;同年12月,實行一區一社,烏江區改烏江公社,轄養龍站、養龍司、新場坪、溫泉、安青、小水、烏江、中寨、核桃管9管理區。
1961年3月,恢復區公所建制,全縣4公社改置為16個,其中烏江區轄養龍司、溫泉、烏江、中寨4公社。
1963年3月,16公社分建為32個,烏江區轄養龍司、溫泉、安江、小水、養龍站,烏江、中寨,核桃箐8公社。
1967年7月,全縣32公社合建為25個。
烏江區轄養龍司(小水并入)、溫泉、安江、烏紅(養龍站、枝桃箐井人)、中寨5公社。
1982年9月,烏江區更名養龍區,中寨公社更名茅坡公社。
1984年3~4月,撤銷公社,恢復鄉建制。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原茅坡鄉6村:茅坡、大山、螞蝗、龍塘、高俐、荊江;原安江鄉4村:即江土、光華、龍門、新橋劃歸養龍司鄉。
2013年6月28日,撤銷養龍司鄉建制,設置養龍司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