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壩鄉
泉壩鄉位于沿河縣城西北部。西部與德江縣交界,東部與官舟鎮接壤,南部與土地坳鎮相連,北部與中寨鄉接界,東北部與思渠毗鄰,總面積103.34平方千米。境內有豐富的煤、螢石等礦產資源待開發。境內馬兒河、水田河東西穿越全鄉。水田河和馬兒河梯級電站可供開發,馬兒河梯級電站的三角水電站投入并網發電,農村電網覆蓋14個村。
-經濟
種植業是以旱作物為主,主要農產品有玉米、稻谷、黃豆、洋芋、紅苕、烤煙、油菜、花生等,特色產品有生漆,捷克生漆栽培歷史悠久,在唐代就盛生生漆。據傳捷克莊即漆客莊的同音,是接待生漆客商的莊子,所產生漆在縣內外享有名氣。2007年民族灑業公司在該鄉創辦了土家苦蕎酒廠。
-黨政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泉壩鄉在深入開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創新工作思路,重視和關注農村無職黨員,通過加強教育,采取結對幫扶,為其搭建展示先進性的舞臺,實施規范化管理,促進農村無職黨員在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組織培訓,提高無職黨員的整體素質。泉壩鄉把抓好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來抓,針對農村無職黨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的實際,充分利用“三會一課”和遠程教育等形式開展學習培訓,調動無職黨員學習理論知識、科技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全鄉各村黨支部組織集中學習2次以上,各類遠程教育培訓13場次,參加學習黨員200余人次。
締結幫帶,幫助無職黨員轉變思想意識。泉壩鄉黨委建立機關黨員聯系幫扶農村無職黨員和村支部委員聯系無職黨員的兩級幫帶制度。機關黨員與無職黨員結成幫扶對子,每名村支部委員聯系2至5名無職黨員。加強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鼓勵無職黨員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
搭建舞臺,彰顯無職黨員的先進性。泉壩鄉把全鄉77名無職黨員選進團支部、婦代會、民兵連、種養殖專業協會、計生協會等村級組織,交辦工作任務,把其由“無職”轉化為“有職”,變“被動”為“主動”。同時建立農村無職黨員包組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制度,要求他們根據不同群眾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引導群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幫助群眾增收致富。重點幫助群眾解決農村貧困戶、二女結扎戶和獨生子女戶在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的關懷,讓廣大的無職黨員有事干,能干事,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的同時,密切黨群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