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鴨坡村委會鴨坡村地處海榆中線115公里處,距離灣嶺墟200米,白鷺湖度假酒店300米,交通十分便利,民風純樸,土地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村內基礎設施完善。全村共有115戶,總人口546人,勞動力323人。2015年有貧困戶45戶151人,已脫貧33戶100人,目前貧困戶有12戶51人。
鴨坡村因昔日常有人在吃山坡放養群鴨得名,抗日期間屬嶺上鄉鴨坡保,1949年3月劃歸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1954年正式更名為鴨坡村。
近年來在各上級部門的大力扶持下,鴨坡村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到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2013年以來,鴨坡先后開展鄉村公園、鄉村旅游設施等建設,全村村內巷道建設1300余米,實現了全村排污系統全覆蓋;完成村莊美化綠化項目36500余平米,極大的提升了鄉村美化;2015年全村共完成危房改造8間,建設橋梁棧道2條,并根據自身為古村落的實際情況,變廢為寶,對老房子進行加固修繕,通過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引進的方式發展民宿經濟,已完成修建的4間老房子,開展經營1間;同時建設占地面積2畝的露營基地,擴充村莊住宿條件;我鎮擁有全縣最大的綠橙種植基地,2015年以綠橙為原型建設全省首家戶外直播間,并與海南省廣播電臺合作在綠橙旅游季期間開展小記者培訓6期,入村游客到6328人次。
三、扶貧措施
(一)農業產業扶貧:鴨坡村以種植橡膠、檳榔、水稻和家禽養殖業為主要產業,全村共有水田202畝,坡地812畝,橡膠248畝,檳榔130畝,種桑26畝。近年來,鴨坡村大力發展無污染無公害綠色農業,引進魚稻共生項目,該項目合理規劃,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了村內15戶農戶的零散土地及荒地共50余畝、通過5+3+2的利潤分比方式(村民合作社50%、村集體30%、農民20%)形成三方共贏,預計可直接帶動3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進一步提升生態農業品牌知名度。2014年鴨坡村人均收入8350元,至2015年鴨坡村人均收入提升到了9185元,增長了百分之十。
(二)旅游產業扶貧:目前鴨坡村已經有4間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與企業簽訂5到20年不等的租賃合同,由政府出資進行修繕,社會資本進行經營管理。包括在地餐飲、特色民宿等旅游業態,村民不僅可以得到房屋租金還可以參與到業態經營中,實現二次收入及公司農戶雙贏,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的轉變,實現農民增收的堅實保障。2016年鎮委鎮政府繼續大力扶持鴨坡鄉村旅游產業,扶持2-3戶農戶自主經營農家樂。
(三)教育發展脫貧:2016年計劃配合縣教育局為貧困戶提供學前、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大學補貼總計23人,其中符合營養餐補助23人。
多年來,鴨坡村農民自力更生,緊緊圍繞創建文明生態村的工作中心,以打造“黨史、國情、省情、縣情”教育基地為目標,為大力推進“富美鄉村”建設,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鄉村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