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陽區大茅村簡介
(一)歷史沿革
大茅村因轄區內的大茅山而得名,該山位于駐大茅部隊大門斜對面海榆中線旁,據當地村民口口相傳,原先這個山峰四周有許多茅草生長,非常茂盛,面積很大,因此有人就將此山稱為“大茅山”。而這座大茅山四周有盤山環繞,正好位于整個村的中間,在遠山往此處看時,整個村像坐落在山洞里。因此,人們就將此地村名稱之為大茅洞(包括現在的中廖村)。直到1951年至1958年更名為:大茅鄉(包括中廖村);1958年至1959年稱為:神鷹大隊(包括中廖村);1959年至1989年稱為:大毛大隊(1959年后中廖村分出去)到了1989年才改稱為現在用的大茅村。
(二)交通區位
大茅村位于海南東線高速與海榆中線交叉口往五指山方向2公里處,東至海棠區分界,西至羅逢村分界,北至保亭縣分界,南至中廖村分界。與北部保亭呀諾達旅游區車程11公里,與保亭檳榔谷旅游區車程6公里,東距海棠灣海岸線5公里,南至亞龍灣旅游區車程15公里,距亞龍灣高鐵站6公里,距三亞市區21公里。
(三)地形地貌
大茅村位于吉陽區北部山地,地形中低周高,四周群山環繞,盆內散落村莊、河流和田洋。
(四)氣候氣象
大茅村因山地生態環境特殊,四季溫暖,氣候宜人。寒暑變化不大,年平均氣溫為24.3℃,比三亞市區低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40mm。每年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
(五)河流水系
大茅村有三濃、雙本、三郎、山溪、多泥等五座水庫,其中三濃、雙本、三郎三個水庫交匯成大茅河水系長約8公里。
(六)土地作物
大茅村面積約12平方公里,村莊建設用地總面積為83公頃,耕地3085.96畝,菜地1223畝,林地7863.26畝,園地5600畝。村民主要種養龍眼、芒果、檳榔、玫瑰花、豆角、辣椒、羊、雞等動作物。
(七)區劃人口
大茅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純黎族聚居村,包括三郎、上嶺、下嶺、上新、下新、山梅、上鹿、下鹿、里一、里二、上塘、下塘、居民、上芽、下芽、多泥、太葵17個自然村。現有村民住戶1008戶,人口4478人。
(八)產值收入
據2016年數據統計,大茅村全村年總產值3980萬元,年戶產值收入3520萬元,年戶均產值收入3.49萬,年人均收入約7860元。(盡量要最近的2015年或2016年的數據)
(九)美麗鄉村進展情況
大茅村共17個村小組,2017年美麗鄉村要建設的村小組有三郎、上新、下新、山梅、居民、上芽、下芽、多泥、太葵村小組。已經開始啟動建設的村小組有:山梅、居民、上芽、下芽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