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海南省 > 文昌市 > 文城鎮

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文化旅游景點

[移動版]

文昌孔廟

文昌孔廟也稱文昌學宮,座落在文昌市文城鎮文東里20號。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今址重建,后經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海南第一廟”。文昌孔廟、文昌宮和蔚文書院這方古建筑群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搖籃,也是文昌近現代教育的發祥地,1994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孔廟文化區的古建筑群是文昌作為文化之鄉的重要歷史見證.位于文昌縣城文東路77號。史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現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國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點之一.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孔廟已修葺一新。文廟平面布

文昌清瀾港

以清瀾港為中心,以及港灣附近名勝古跡,有風韻獨特的東郊椰林、歷史悠久的文筆塔。沙柔浪靜的高龍灣浴場神奇迷人的后港灣紅樹林。往東北硼多公里又遐邇聞名的宋氏祖居、10多公里有蔚為壯觀偽銅鼓嶺,往西北公里有文城古鎮、文廟、張云逸大將紀念館等,是海南五大濱海旅游區之一。清瀾港位于文昌市東南方,從文城鎮坐中巴車可到清瀾鎮,距海口市90多公里,是文昌市人民政府駐地。港區處于八門灣(也秋后港灣)的西岸,水域寬闊,面積達12萬平方米,港內風浪小,回淤較少,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港口。長年,港內大小油船密如繁星,生產繁忙。港岸椰林成帶。郁郁蔥蔥。自古以來,清澗港就是海南島東海岸重要商港,有“瓊州之肘腋”、“文昌之咽喉”的美稱,自建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

張云逸將軍紀念館

張云逸大將紀念館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文昌市國防雙擁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文城鎮文建路51號。管理單位是文昌市民政局。張云逸大將紀念館于1992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文昌縣人民政府籌資建成,占地面積12畝,其正門頂分為雙層,飾碧綠琉璃瓦,門楣正中鐫刻聶榮臻題寫的“張云逸紀念館”流金大字,庭院正中豎立張云逸身穿戎裝的全身銅像,銅像高5米,基座正面鐫刻彭真題寫的“張云逸大將”,基座背面為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撰寫的張云逸生平簡介。銅像后有一清水池,池上架上一座石橋,石橋直通張云逸陳列室,陳列室有兩層,門楣正中鐫刻葉飛題寫的“張云逸大將生平陳列室”,建筑面積為256.2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陳列室里展出

文昌符家宅

在文昌,有這么一棟古宅,這棟古宅叫府家宅,如今是文物保護建筑。這棟建筑是當年發家致富后的華僑返鄉所建,格局非常大,因接受洋派文化熏陶,所以建筑是瓊北鄉村民宅、南洋騎樓、伊斯蘭拱卷風的集合體。很震撼的老宅,只是有些荒涼。2019年10月7日,符家宅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地址:文昌市符家宅門票無需門票。

張云逸故居

張云逸故居位于文昌市文城鎮,時代為清,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南面至水泥路,北面以故居為中心向北延伸31米所形成的范圍,面積10601.17平方米。

覃威烈士紀念碑

生平簡介:覃威(1912-1942),廣西賓陽縣人。出生貧苦家庭,童年給地主當長工,不滿14歲即參加農民運動。1929年12月,廣西爆發百色起義,毅然參加紅軍,轉戰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等省。1931年秋,隨軍進入中共中央革命根據地。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跟隨紅軍長征,參加突破湘江、烏江,四渡赤水,攻占婁山關,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等著名戰役,屢立戰功,升任營指導員。到達陜北后被分配到抗日軍政大學工作。1940年9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到瓊崖,任瓊崖抗日獨立總隊作戰科長。ll月調任第二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進駐美合抗日根據地。ll月15日,國民黨瓊崖當局派出3000多兵力,分5路突襲美合根據地,制造了駭人聽聞的“美合事變”

郭母亭

郭母亭位于文昌市文城鎮,時代為民國。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紀念亭為中心向東延伸23.82米,向西延伸26.21米,向南延伸26.50米,向北延伸27.20米所形成的范圍,面積1517.46平方米。

林文英墓

林文英墓位于文昌市文城鎮,時代為1919年。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葬為中心點,向東延伸11.36米,向西延伸7.15米,向南延伸4米,向北延伸4.77米所形成的范圍。面積134.72平方米。

海南嚴氏先祖嚴其慎墓

海南嚴氏先祖嚴其慎墓位于文城鎮星火村委會,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2018年2月11日,文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文昌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人民英雄紀念碑

南陽是海南著名的革命根據地、抗日模范鄉,在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南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敵人浴血奮戰,前仆后繼,不屈不撓,堅持斗爭,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業付出了巨大代價。在各個革命斗爭時期,涌現出黃朝麟、劉炎喜、陳志明、符玉沙、李良、陳丕茂等一批英雄人物,為國捐軀的英烈也有三百余人,而遭敵殺害的群眾2000多名,18個村莊被敵焚燒夷平。南陽人民的革命斗爭史是血和火譜寫的壯烈詩篇,英雄們的事跡彪炳丹青,功照日月,教育后人。南陽人民英雄紀念碑始建于1952年,原址位于文昌市南陽墟街中心,因年久失修,1989年遷建于文城鎮南新村委會金花嶺山腳下,建有正門、圍墻、紀念碑、紀念亭、側亭等,總占地面積2419平方米。紀念碑坐

竹山良戰役烈士紀念亭

竹山良戰役烈士紀念亭位于文城鎮北架村委會竹良村北,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1958年)。為文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門橋革命烈士碑

東門橋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文昌市文城鎮高隆村委會東門橋村。高隆村原屬于南陽鎮(現已整體并入文城鎮),高隆地區是文昌縣南陽鄉“抗日模范鄉”的核心地區,南陽鎮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330多位烈士,其中高隆村就有30多名,可謂革命老區鎮的革命老區村。為了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鄉親烈士,1999年1月,一批南陽籍鄉親自發聯絡、出資出力,不要政府一分錢,在高隆村委會東門橋村內建起此碑,碑文為:李興樁等革命先烈為國家民族之大義而捐軀生得偉大,死的光榮,其革命精神浩氣長存日月同輝,為紀念之,而立此碑,名曰“東門橋革命烈士紀念碑”。東門橋革命烈士紀念碑,整個紀念設施現保存較好。

李太夫人、王夫人紀念亭

李太夫人、王夫人紀念亭位于文城鎮文昌公園里,年代為民國。為文昌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序經故居

陳序經故居位于文城鎮清瀾村委會洋頭陳村8號,年代為清代。為文昌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思師亭

思師亭位于文城鎮人民公園內,年代為民國初期 (1934年)。為文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公島滄紀念亭

陳公島滄紀念亭位于文城鎮人民公園東側,年代為民國初期 (1933年)。為文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宅

陳家宅位于文城鎮南海村委會義門村西,年代為民國初期。為文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明星宅

陳明星宅位于文城鎮南海村委會義門二村中,年代為民國初期。為文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竹峎橋戰役紀念亭

竹峎橋戰役紀念亭位于文昌市文城鎮竹峎水庫壩前的瓊文公路旁。1942年9月中旬,日軍為調運兵力,對瓊文抗日根據地進行“蠶食”、“掃蕩”,每天都有兩輛軍車往來于文昌至海口公路之間,每車載有日軍一二十名,配有機關槍。活動在瓊文地區的瓊崖獨立總隊第二支隊了解此軍情后,決定在日軍必經之地文昌竹峎橋打伏擊戰。9月17日拂曉,副支隊長覃威率第一大隊和第二大隊的第四中隊官兵到達文昌竹峎橋附近,并進入埋伏地點。但當天日軍卻開來8輛滿載日軍的軍車,面對此情況,覃威當機立斷,以3個中隊攻擊前面兩輛軍車,以1個中隊阻擊后面6輛軍車。當日軍進入伏擊陣地時,獨立總隊突然開火,向最前面的兩輛車進行攻擊,日軍來不及打一槍,就被打死一大半,余下的跳下軍車進行頑抗。駁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网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日本一夲道DVD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