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滿族自治縣五道營鄉人民政府位于豐寧縣城西北20公里處,東徑116°30′,北緯40°16′,西接張家口赤城縣,東連大閣鎮,北與土城鎮、窟窿山接壤,南鄰湯河鄉。有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天下第一奇松”九龍松游覽區。全鄉總面積269.5平方公里,耕地2.4萬畝,有林地1.1萬畝,大牲畜存欄1.5萬頭。全鄉共有8個行政村,88個居民組,55個自然村、2831戶,8932口人,以滿族、漢族居多,散居有回族、壯族等。
(一)上項目,特色產業提檔升級。圍繞奶牛、肉牛、林果、設施果蔬等產業,突出扶龍頭和擴基地,提升產業層級,加快“一區一帶”建設步伐。謀劃實施愛尚羊有機肉羊屠宰加工、緣天然有機牧場更新、駙馬山莊基地改擴建等扶貧產業項目10個,年內完成5個,結轉5個,實際投資1.2億元。基地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體系進一步優化,實現農業產業化率45%。
(二)真扶貧,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完成新一輪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共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523戶925人;其中低保戶 286戶498人;五保特困83戶93人。強化“六個一批”扶貧舉措,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一是大力發展光伏產業。4個貧困村中,建成十七道溝、南臺子、長勝堡等3個300千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每村每年可得到不低于16萬元受益;五道營村已完成選址待實施。長勝堡、五道營、南臺子等3個貧困村建起20千瓦村部屋頂光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2萬余元。7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安裝分布式屋頂光伏,戶年增收3000元左右。省法院幫扶五道營村,投資100萬元建設集中光伏電站,建成130千瓦已并網發電,年收益預計可達13萬元。二是擴大金融扶貧覆蓋面。累計462戶貧困戶使用5000元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到駙馬山山莊、昌達農業等公司,年分紅戶500至1000元;支持46戶貧困戶養驢,補助資金23萬元。74戶貧困戶與緣天然公司辦理“京東貸”業務,戶年分紅收入3000元。三是加快推進易地搬遷工程建設。堅持搬遷新區、產業園區、生態景區“三區同建”,長勝堡村小里溝安置區建設完成民居96所,基本達到入住條件,可安置搬遷人口213人,今年6月底喬遷入住。另有長勝堡98戶352人,五道營駙馬山自然村18戶47人選擇在縣城集中安置,9月底喬遷入住;自行安置9戶、12人。跟進后續產業扶持,在長勝堡村大力發展肉牛養殖、中草藥、林果產業,成功申報省級森林公園,打造節點景觀工程。四是提高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水平,建立社保、民政、衛計等聯動協作機制,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擴大群眾知曉面。年內辦理發放臨時救助、大病報銷、醫療救助資金26萬余元。完成家庭醫生診療服務簽約工作,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發生。五是教育培訓扶貧有效落實。落實高中、中學、小學“三免一助”196人,補助10.9萬元;“雨露計劃”已資助職業院校貧困學生2人,每人補助3000元;通過農民工技能培訓和就業轉移215人,其中貧困人口185人,年均增收3萬元左右。六是做實生態脫貧,選聘建檔立卡護林員76名,年工資8000元/人。通過精準施策,2017年全鄉共有367戶、971人脫貧出列。
(三)強基礎,環境建設持續改善。一是抓好美麗鄉村建設。8個行政村相繼完成各階段美麗鄉村建設,全部建立長效保潔機制,落實公益崗保潔員18名,年內開展大規模衛生清理達到8次,清理垃圾2000余方,整修垃圾場2處,道路暢潔,庭院整齊,村莊面貌顯著提高。二是抓好生態工程建設。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完成社會造林、工程造林和義務植樹1000余畝,加0牧防火力度,落實公益林、天然林保護政策;實施大氣污染防治“1+18”行動,加大治理野外燒秸稈、焚燒垃圾、原煤散燒、淘汰老舊鍋爐等整治力度,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三是抓好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行河長制,在4個村修護村護地壩1480米,疏通河道1600米,保障了安全度汛;打井2眼,解決100多戶飲水難題;爭列三道營、五道營自來水工程,預計今年5月開始施工,可解決800余戶和鄉直單位安全飲水問題。四是抓好道路交通建設。完成長勝堡通村路加寬項目2公里,在兆茨溝、大小七道溝等處修水泥路13公里,村級路通行能力進一步提升。做好九龍松-喇嘛山旅游環線三級公路占地拆遷及協調工作,路基橋涵工程完成60%。積極推動街巷硬化項目采集,有15公里項目入庫,有望今年實施。五是抓好電力工程建設。推進黃粱風電場及高壓輸電線路項目,全面建設46級塔基。完成5個變壓器新建增容,提升供應保障水平。
辦公地址:豐寧滿族自治縣五道營鄉五道營村
聯系電話:0314-829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