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1965年建縣,取“靠海而興”之意得名。地處河北省東南部,居渤海灣西岸,北依京津,南接齊魯,處于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都市圈內。全縣總面積868平方公里,是全國總面積的萬分之一;海岸線18公里,是全國海岸線的千分之一;轄5鎮、2鄉、3個農場,197個行政村,總人口23萬。是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先后獲得省人居環境進步獎、縣城建設標桿縣、潔凈城市等榮譽稱號。
2023年經濟運行情況,全縣生產總值完成76.5億元,同比增長5.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9億元,同比增長1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02億元,同比增長10.2%;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241元、13701元,同比增長7%、8.1%;實際利用外資651萬美元,同比增長15.6%;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完成2.1億元,同比增長17.3%。
海興水路兩便,四通八達。北有石黃高速,東有沿海高速,西有津汕高速;黃大鐵路海興段建成通車,地方鐵路站距縣城15公里。津濰高鐵設海興站,邯黃鐵路、魯北支線鐵路即將建設?h城距港口21公里,天津機場110公里,北京210公里,雄安新區行政中心230公里。目前,高速公路密度3.88公里/百平方公里,省道干線公路10.7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4倍、3.1倍。
海興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縣經濟開發區是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重點發展機械裝備制造、汽車配件、核電關聯產業、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縣城工業園規劃占地5平方公里,位于縣城西部,重點發展體育器材、機械裝備制造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規劃面積5萬畝,位于海興西部縣農場境內,自然及交通條件優越,擁有“一園一區四基地”,即省級森林公園、高新產業園區、養生養老基地、耐鹽堿苗木基地、有機食品產銷基地、休閑農業觀光旅游基地。
海興人民秉承燕趙慷慨和齊魯豪爽的雙重性格,民風淳樸實在,文化歷史悠久,譬如唐父子宰相韓休、韓幌,明吏部尚書、天官楊巍,清兵部尚書、帝師孫葆元等名人至今傳承頌揚。海興是西路梆子和南鑼戲的發源地,分別被列入國家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海興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海興縣天藍水清,有山有水,環境清新。東部擁有168平方公里的省級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有庫容1億立方的淡水水庫,生態優美,空氣通透清新。火山遺址馬騮山,是滄州區域唯一的一座山,也是滄州地區海拔最高點,山上古樹、古井、古墓、古地道密布,山泉水加沙質土壤,使蔬菜等農作物口感獨特,名聞遐邇。中部有空氣清新、環境清潔、水質清澈、居住清靜、滿目清翠的“五清”縣城。西部有打造的10萬畝森林公園、綠色發展之肺,是絕佳的康養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