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沙口村位于柳贊西北部,面積1200畝,總人口達2435人,耕讀面積1550畝,水產養殖面積5500畝。2012年以來,依托媽祖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事業,完成了媽祖文化廣場的修建、天妃宮擴建、游客服務中心等多項基礎設施工程。目前,在媽祖文化旅游區建設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設施建設,深入挖掘媽祖文化,是曹妃甸區文化旅游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柳贊鎮蠶沙口村境內有北方與天津直沽天妃宮齊名的媽祖廟--天妃宮。
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為廟會正日。
天妃即媽祖,姓林名默,祖籍福建省莆田縣湄洲島。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逝于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
相傳媽祖自幼聰穎,勤奮好學,且水性不凡。一生在民間治病救災,扶貧濟困,護海助航,被人們尊奉為神,建祠祭祀。之后,又相傳屢屢顯圣,履海救船,呵護漕運。宋元明清各代,屢受朝廷冊封,初為“夫人”、后為“天妃”、再為“天后”,封號屢加,隨之,媽祖廟,起莆田,出福建,漸次在兩廣、江浙、上海、天津、冀遼、齊魯,沿海地域,均建廟宇。
原天妃宮坐落于蠶沙口村西,坐北朝南,同對面的蠶沙口古戲樓相望。始建以來,歷經明永樂、清乾隆年間和民國十年三次擴建修筑,殿堂巍峨,神像儼然,蔚為壯觀。
天妃宮正殿,懸“碧霞元君”金字匾額,為民國十年擴建修筑時大書法家華世奎所提。字體陽剛,飄逸不群。
殿堂迎面朱紅通天大柱上有對聯一副:
厚德仰坤元,化為寰中光日月;
資生扶泰運,威加海外息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