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基本概況
南關村位于曲周縣城正南,屬曲周鎮管轄區,北與南街村一路相隔,東臨南町村,由光明街從中分開,南與汽車專用道相望,西與黃田莊接壤。原屬四疃鄉,后歸城關鎮,1965年劃歸霍橋公社,今屬曲周鎮。全村有1800口人,400戶,均為漢族,黨員60名,耕地面積1056畝,分八個生產小隊,地勢平坦,黃壤土質和紅壤土質各半,灌溉面積100%,宜種多種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等。有紅棗、蘋果、梨樹等果樹。全村有南北大街兩條,東西大街四條,整體布局呈“佳”字形,房屋建筑多以磚木結構為主,外用水泥圍裙。進入2000年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大都向磚混結構發展,外用瓷磚貼皮。2006年人均收入2800元。
據老人傳說及村遺址考察,南關村由來已久。建城必關,故南關村和北關村、東關村和西關村一樣是隨縣城的建成應運而生。開始有幾戶人家,后來又經商販運的手工小作坊,以及外地逃荒要飯的漸漸聚集于此。形成“城南寨”、“鐵匠營”、“回的營”和小南關等幾個小村落。由于年景荒旱和朝代替換、戰亂,特別是明代末期排斥少數民族“回的營”、“鐵匠營”為了生存遷移至別處,只剩下“城南寨”和小南關合并,統稱為南關村。
村公共設施有:辦公處一所,主房五間,配房五間,分別為村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廣播室、閱覽室、醫療保健室。有高標準教學樓一棟,分6個間教室、6個教學實驗室,圍墻、廁所、操場、大門、水管等設施齊全。村供電變壓器5臺,高壓電路1350米,低壓電路5500米,有深井和淺井40多眼,家家吃上縣城標準自來水。南關村民營和個體企業已初具規模,有5戶搞長途客運,大型貨車運輸有6戶,搞短途運輸有40戶,有3戶拉起重吊裝,目前擁有家庭轎車10部,面包車10部,煤球廠、面試攤點等小作坊不計其數。家家有彩電、洗衣機,戶戶有程控電話,其中冰箱、空調、DVD、電腦、手機登現代生活用品已成時尚,正在想每個家庭普及。南關村基本實現小康村。
二、村名人名事
劉克勤男,1902年出生,1940年參加八路軍,任冀南抗日聯隊戰士,作戰勇敢,后調地下工作任情報聯絡員。1942年秋因來縣城取情報,夜間潛入自家落腳,由于壞人告密,被捕入獄。任憑敵人嚴刑拷打,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他始終堅貞不屈,有力地保護了黨的地下組織。同年被日軍殺害,年僅40歲,追為烈士。
郭景潤1919年出生,1937年參軍抗日,同年在安徽省阜陽呂寨黃埔軍校學習,1938年畢業于第十八期學=學員,任炮兵班長,在開封宋城對日作戰中負傷流血,經長沙轉戰江西南昌在桃花嶺對日軍作戰,1939年人陳瑞建警衛排長,在湖北宜昌天河口武勝關對日開展游擊戰,1940年任炮兵排長,1942年任425團運輸連連長。
劉寶恒1927年出生,病逝于2006年3月7日,終年79歲。他于1948年在天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6軍,在連里任文書,1950年響應黨的號召,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成為一位志愿軍戰士,和人民軍并肩作戰,共同打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赴朝時間不長,在有名的三八線戰斗中,由于裝備落后,劉寶恒為堅守崗位趴在雪地上三天三夜一動不動,致使雙腳凍壞、耳朵震聾、左手殘廢,因醫療條件跟不上崗,-截肢成為一名特等殘廢軍人,致使后回國先后在保定、衡水、承德、邢臺殘廢軍人休養院休養。1960年國家有分散供養政策,便回家休養直至去世為止。劉寶恒參軍以來,軍齡不算太長,軍紀是很強的,作戰是勇敢的,對敵人是刻骨仇恨的。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中先后榮獲軍功章6枚,把青春年華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劉雪濤男,1980年6月出生,漢族,黨員,畢業于河北省建筑工程學員土木工程系,大學本科。2005年參加工作,現在在北京中國南車集團二七車輛廠基建設備部工作。
三、村政治、經濟、民風等特點或特色
政治方面:南關村自農會和黨支部成立以來,能夠認真學習、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嚴格自律,奮力拼搏,積極完場上級安排的各項任務,使全村經濟發展和村民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近幾年支村兩委在支書劉春海的帶領下,注重抓民主政治建設,成立了村務公開領導小組、民主理財小組,實行民主日八公開。兩委干部清正廉潔,辦事公道,作風民主,紀律嚴明,各負其責,有互相合作,理財正軌,對群眾關心的計劃生育、宅基地發放、電費電價、財務重大開支、任期目標等熱點問題,進行每月公開,自覺接受村民監督,鼓勵村民參政議政。
經濟方面:支村兩委干部帶領村民以科技委向導,以農業為基礎,大力鼓勵和發展個體經商、家庭養殖、制造業、加工業、運輸業,由傳統農業向多種經營、經濟效益型發展。積極向村民提供致富信息,開拓致富門路,解決致富中遇到的困難,做到全方位為村民經濟發展和提高村民經濟收入架橋鋪路,開綠燈,特別是近幾年在支部書記劉春海一班人的領導下,南關村步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截止2006年底,南關村的民營企業和個體經商戶已初具規模,單說拉長途客運價值20萬元以上的大型客車有五輛,大型運輸貨車20噸級以上汽車6臺,大型聯合收割機3臺,大型拖拉機4臺,小型拖拉機40臺,中型三馬車80輛,個體養殖資產在十萬元以上的由10多家,五萬元以上的由20多家。為適應城鎮建設需要,拉起重吊裝服務的有3家,40噸級吊車一臺,27噸級吊車3臺,8—16噸級的7臺,推土機、鏟車3臺,有建筑資質、技術設備齊全的建筑隊3個,還有年產值十五萬元以上的糖業加工作坊一家,年產值在十萬元以上的木工作坊三家,個體經商戶資金在叁拾萬元以上的有五家,二十萬元以上的由十五家,還有煤球加工廠、水泥預制件廠、面食加工類等小型生產作坊,不計其數。
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人們的物質生活也逐年提高,村民的居住環境也有很大改觀,村內蓋二層樓房的由十五戶,子啊縣城購住宅樓的有二十戶,自購價值五萬元、十五萬元中低檔轎車10多部,小型面包車20多部。
民風方面:南關村村民講團結,愛憎分明,遵紀守法。干群關系融洽,尊師重教,注重科學,互幫互助,尊老愛幼,歷史上就有不起亞外地人的好傳統。鄰里和睦,安居樂業,風氣良好,村貌整潔,歷年來無集體-和刑事案件發生。
南關村以支書劉春海為首的支村兩委一班人,正在謀劃下一步重大舉措,決心在任職期間,鞠躬盡瘁,一步一個臺階,積極建設小康社會,南關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