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寺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離吳橋縣城桑園鎮10公里,東靠漳衛新河與山東省寧津縣張敖鄉、德州市趙越鄉隔河相望,南和山東省德州市接壤,西接東宋門鄉,北連鐵城鎮,全鄉總面積52.17平方公里,耕地42305畝,轄39個行政村,20678口人。楊家寺鄉地理位置優越,京瀘高速鐵路穿境而過,南吳公路、桑辛公路以及鄉村小康路橫貫全鄉,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原楊家寺鄉1945年建政,轄陳葛、鹽駝劉、張仙廟、張 家集4村,曾屬一區,其余18村屬四區。撤區后,分屬楊家寺鄉、彭家寺鄉、城西梁鄉、錁子楊鄉。1958年建公社時屬大齊公社。1961年為楊家寺公社。1981年改為楊家寺鄉。原大齊鄉1945年建政。1958年屬公社,因駐地在大齊,故又名大齊公社。1987年公社遷至辛集。1984年改建大齊鄉。1995年,原楊家寺鄉和原大齊鄉合并為楊家寺鄉。
2009年全鄉共完成社會生產總值12.9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60元; 財政收入完成289萬元,0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主,全鄉種植棉花2萬畝,玉米、小麥1.8萬畝,天鷹椒種植2000畝,各類蔬菜、果樹種植2000多畝。年產值達1億多元。2009年全鄉新增各類養殖大戶10家,涌現了霸王廟張洪義、東潘屈洪臣、小天罡劉玉亭等一批新的養殖大戶。到目前,全鄉豬存欄9650頭,牛存欄1900頭,羊存欄9200只,雞存欄400000只,產值達到5000多萬元。同時全鄉有40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每年能增收8000多萬元。
楊家寺鄉是有名的減速機之鄉。是全鄉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楊家寺鄉減速機產業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成為全鄉支柱產業之一和在華北地區有一定影響的減速機生產基地。目前,全鄉共有減速機企業39家,年生產各類減速機5萬臺套,產值達到2億元,產品銷往京、津、冀、東三省等長江以北各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