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骨疃鎮地處桑干河南岸,恒山余脈腳下,位于陽原縣政府駐地南11.9公里處。東與本縣浮圖講鄉毗鄰,南與本省蔚縣、山西省廣靈縣接壤,西與山西省陽高縣交界,北與本縣東井集鎮、要家莊鄉、西城鎮、東坊城堡鄉隔河相望。全境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9.3公里,總面積281平方公里。
全鎮概況
全鎮轄41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9319戶,26811人,人口密度95.4人/平方公里。勞動力11155人,有耕地面積86010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林地面積36996畝(其中經濟林面積2.5萬畝),荒山荒坡面積269894畝,灘涂面積28600畝。
全鎮呈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地勢,分布為山區4個村、淺山丘陵區19個村、河川區18個村。山區最高海拔2045.9米,河川區最低海拔778米,平均海拔1100米。
全鎮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無霜期短,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炎熱短促。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干旱、霜凍、大風、冰雹。年平均氣溫約7.3攝氏度,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88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約360MM,年平均無霜期約136天,年平均大風日數約46天。
地域特色
礦產資源豐富,F已發現的有:煤炭、石灰巖、腐植酸、鐵礦石、墨玉、云母等。極具開采價值,是本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境內“永蘆線”公路橫貫東西,“天走線”公路直穿南北,通村公路四通八達。“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網通”已全部開通,為鎮域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交通、通訊條件。
土特產品享譽四方。揣骨疃“圪渣餅”過去就是朝廷貢品,現在仍為饋贈親友的珍品;揣骨疃涼粉、油皮、五香豆腐干,一直是四方食客青睞的美味佳肴;現在,揣骨疃“紅燒狗肉”、“油炸乳鴿”也成了酬謝賓朋的“桌上餐”。這些極具特色的產品,一經與時俱進,應運而生,市場看好,身價倍增,前景可觀。
自然景觀流光異彩。座落在境內最西南部的西安村,全縣海拔最高的“青無背”(2045.9米);座落在東白家泉村南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鷲峰寺”;座落在起鳳坡村南大峪口至西窯村一帶的“一柱香”、“石佛爺”、“三懸洞”; 座落在武家洼村南石湖溝里的“南天門”等。這些景觀景點有奇山怪石、有古塔古洞、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流水、有云霧燎繞、有鳥語花香,是極具開發價值,發展旅游事業的寶貴資源。
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革命戰爭年代,本鎮上莊村曾立過縣政府,駐過縣大隊。東至起鳳坡,西至火石嶺西南山一帶,是遠近聞名的游擊區。是土生土長的原縣長—宋志中戰斗過的地方。這片熱土也哺育出不少名人志士。如:著名的歷史學、家方志學家、民國《陽原縣志》總纂,原籍揣骨疃村的李泰棻;我黨早期革命活動家,六屆候補中央委員,原籍小鹽廠村的王仲一;秘密為黨工作,被敵人斬首示眾的區干部,原籍西白家泉村的劉煥;誓死掩護我黨干部,在“5.23”慘案中,幾次被敵人推到鍘刀下,最后由于驚嚇雙目失明,終身致殘的原東白家泉村保管員張堃;1955年曾以“全國民兵戰斗英雄”身份光榮的出席過全國群英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親切接見的,原武家洼村民兵隊長武明等。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在家鄉光榮的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