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黑龍江 > 哈爾濱市 > 巴彥縣 > 紅光鄉

黑龍江哈爾濱市巴彥縣紅光鄉概況

[移動版]

紅光鄉位于黑龍江省巴彥縣西北部,東與興隆鎮相交,西與呼蘭縣蓮花鎮相鄰,南與呼蘭白奎鎮相連,北與綏化市隔泥河相望。全鄉幅園面積188.1平方公里,8個行政村,61個自然屯,9294戶,人口40928人,17.57萬畝耕地,其中水田1.2萬畝。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風大干旱,夏季淡熱多雨,秋季涼爽溫潤,冬季寒冷少雪。

全年日照時間長,無霜短,土質肥沃,適于農作物生長。有500萬平方米水面,千畝魚池,萬畝草原,2處原始蘆葦蕩,面積10萬平方米,適于旅游開發。哈綏高速公路縱貫南北,興隆支線橫穿東西,交通四通八達,適于招商引資,客商投資辦廠。 近年來,全鄉充分發揮交通、水面、草原、能源、城郊五大優勢;緊緊抓住糧多企四大主業;培育生豬生產,黃牛生產,綠色食品生產三個基地建設;強化工業和商服兩個小區建設,建設一條高科技展示帶。

全鄉龍頭企業有黑龍江省紅光鄉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榆樹菌類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龍業木業公司,哈爾濱東升鍋爐廠,紅光種豬場,萬寶肉雞養殖場,2005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3.9億元,糧豆薯總產量達6.6萬噸,農民收入人均收入3400元種植業以玉米、大豆為主導,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2005年,我鄉種植業走穩玉米、增大豆、改水稻、擴薯類、上雜糧、打綠牌的路子,種植玉米7萬畝;大豆6萬畝,其中高油大豆1.5萬畝,高蛋白大豆1.5萬畝;水稻3萬畝;脫毒馬鈴薯1萬畝;綠色谷子3000畝。

大力推進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進一步提高,進一步加強畜牧業的發展步伐,繼續抓好畜禽,“種、料、管、防、訓、售、銷”七大體系建設,全年完成生豬存欄11.7萬頭;大牲畜存欄6500頭(匹);綿羊存欄5200只;山羊存欄7400只;家禽存欄13.3萬只。出欄肥豬5.2萬頭;出欄綿羊3500只;出欄山羊5500只;出欄家禽12萬只。

加強做好高致病性-和動物防疫滅病工作,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的發展,春、秋防疫密度達100%。 以豐農食用菌廠為龍頭,擴大食用菌生產規模。2005年,豐農村黨支部以食用菌廠為基地,組建了紅光鄉食用菌生產協會,吸收會員120戶名,形成支部+協會+農戶的產業鏈條,每戶種植木耳2萬袋,年實現收入8000元。

同時協會在生產木耳、巴西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草莓、葡萄等品種,為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又與哈市美康責任有限公司簽定300畝脫毒馬鈴薯定單,每畝實現收入800元。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提高勞務輸出質量。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技能培訓,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信息服務,2005年全鄉轉移外出共工程隊21個,轉移人數4570人,實現勞務收入1828萬元。

招商引資工作成果顯著,2005年,我鄉充分發揮交通、水面、草原資源、城郊五大優勢,從哈市鑫地公司引資1736萬元,已到位1326萬元,在紅光工業小區內建成紅光鋼管廠,現已投產。從哈市美康責任有限公司引資190萬元,建成脫毒馬鈴薯生產基地。以巴彥博大糧食收售加工有限公司為龍頭,從金鑼集團引資1000萬元,全鄉11家糧食收售企業聯合組建紅光鄉批發大市場。

吸引南方客戶到我鄉收購大豆、玉米,年可收購大豆10萬噸,玉米15萬噸。同時,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全鄉農用運輸車達518臺,年實現收入600萬元。 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教育力學力量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進一步優化。從市教委爭取資金54萬元,新建豐望小學。投資4萬元,維修了福利小學。從市扶貧辦爭取資金5萬元,維修了榆樹中學食堂和鍋爐。

嚴格控制中小學收費標準,達到家長滿意、社會滿意。計劃生育率達90.4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以下,配置微機一臺,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三為主”方針和“三結合”工作得到全面落實,計生工作水平整體提高,投資15萬元,更新了鄉政府所在地路兩側路燈,組織農民秧歌隊,豐富了農民業余生活。 交通環境全面提高。

2005年“一事一議”籌資25萬元,維修了南窯至金山、洪廣村南環路,金山至羅慶井,白河至何家洼子等道路,共計20.5公里;協助修建建成至新富村5.6公里四級白色路面,10月1日正式通車;從市交通局爭取資金26萬元,維修了豐農水庫大橋和修建后寶龍大橋;投資10萬元,建設洪廣村三門孫家大橋。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理论片 | 亚洲香蕉日本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网爆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