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遠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是滿族肅慎人的發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地處祖國陸地最東端,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之美譽。
撫遠市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地理方位是東經133°40′08″至135°5′20″,北緯47°25′30″至48°27′40″,是我國最東部的縣級行政單位,也是我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全市轄區面積6047.1平方公里,邊境線長212公里。共轄三鄉七鎮,69個行政村,一個市屬國營農場和國營漁場,常住人口9.7萬。境內有前哨、前鋒、二道河三個省屬國營農場。東、北兩面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烏蘇里江相望,南鄰饒河,西接同江。市政府所在地撫遠鎮距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市航道距離僅65公里。烏蘇鎮距離俄西伯力亞大鐵路在遠東地區最大編組站卡雜科維茨沃2.5公里。在黑龍江省及佳木斯市對外開放的總體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撫遠是黑龍江五大對俄口岸之一。地緣位置得天獨厚,處于東北亞地區中、日、俄、韓經濟核心地帶,與俄羅斯遠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航道距離僅65公里。撫遠港是我國參與東北亞多邊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窗口和橋梁,距出海口僅960公里,是黑龍江江海聯運的始發港,是我國通往俄羅斯和北美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江海聯運大通道,被譽為“東方水上絲綢之路”,這不僅使黑龍江省的船只可以直接出江入海,而且為撫遠增添了無限商機,向東流動的黑龍江把撫遠同內地、東北亞各國及地區(俄羅斯、美國、日本、朝鮮、韓國、香港等)連接起來,且隨著黑瞎子島的保護和開放開發戰略合作的逐步實現,以及鐵路、機場、深水港、高速公路在內的立體交通網的形成,這種地緣優勢使撫遠市在東北亞的經濟圈內成為理所當然的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的中心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