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鄉毗鄰克山縣城北,南與克山鎮、古城鎮接壤,北與向華鄉相連,東與河北鄉、西與西河鎮為鄰,鄉政府設在保安村,幅員面積158.42平方公里。
自然概況
古北鄉是克山縣城北部第一個鄉鎮,距縣城9公里,耕地面積177476畝,轄保安、改革、龍泉、東勝、永勝、同結、更好7個行政村,56個自然屯,6956戶,23400口人,勞動力13533人。全年有效積溫2200—2300攝氏度,無霜期在115天左右,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屬于第三和第四積溫帶的過渡帶,日照時數2500小時。土質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馬鈴薯及蔬菜,目前,全鄉有千萬元現代農機合作社兩處,宏達制油廠、雙鑫肉類冷凍加工廠等招商企業相繼落戶我鄉,另外,龍泉村躍進糧機制造廠、保安村永紅農機修造廠、大豆收購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全鄉擁有各類企業42家,其中加工類企業23家,流通類企業11家,服務類企業8家。素有奶牛養殖大鄉、蔬菜生產大鄉、勞務經濟強鄉、生態建設示范鄉之美譽。先后被授予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國優秀青年中心、全省勞務經濟模式化鄉鎮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四抓”戰略,充分發揮鄉域資源、地緣及人文優勢,以強鄉富民為目標,以建設現代大農業為方向,以結構調整為手段,以企業和項目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土地規模經營、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畜牧業及勞務經濟,強力推進招商引資,鄉域經濟呈現出了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14年,全鄉農業總收入實現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700元。先后被授予縣級土地規模經營先進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安全工作標兵單位、奶牛養殖工作先進鄉等榮譽稱號。
農業生產
2014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3.5萬噸,同比增長18.2%。全鄉非豆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占總面積的42%,比上年增長7%。在玉米、馬鈴薯、大豆等重點作物落實中,普遍選用優質高產品種,并集成應用種植模式先進、單位土地產出率較高的農業新技術,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在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工作中,我鄉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核心,緊緊圍繞土地規模經營,本著壓大豆、擴玉米、增馬鈴薯的種植思路,全力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改進農業種植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15年全鄉種植玉米8.7萬畝、馬鈴薯3000畝、大豆7.5萬畝、雜糧、蔬菜及其他作物1萬畝,并在保安、更好、永勝三個村公路沿線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另外,龍泉村地產蔬菜在全縣叫響,深受廣大群眾認可,尤其是該村的粘玉米和小毛蔥等已成為招牌特色品種,而且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同時,今年龍泉村又爭取到1000萬元溫室大棚扶貧開發項目,使蔬菜產業越做越強。通過結構調整,全鄉糧食產量預計實現3.5萬噸,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畜牧生產
2015年,我鄉在畜牧業生產上狠抓了生豬和奶牛兩個產業,全鄉已建立生豬規模養殖小區3個,組建生豬生產專業合作社3個,培植生豬養殖大戶34個;發展奶牛養殖大戶87個,建配套榨奶站3個。生豬存欄8300頭,年出欄生豬達10000頭;存欄奶牛1900頭,年產鮮奶4500噸。通過發展奶牛養殖和推進生豬生產,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1.5%,接近1/3。年增加農民收入950萬元,人均增收420元。
項目建設
一是扶持發展現有企業。龍泉村躍進糧機制造廠、宏達制油廠、保安村永紅農機修造廠、大豆收購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龍泉村躍進糧機制造廠業績空前,目前擁有固定資產 240萬元。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0.8萬平方米。部分產品申報了國家專利,產品供不應求,常年用工16人,年銷售額可達200萬元,純收入45萬元以上。二是全力招商引資。重點圍繞大豆、馬鈴薯、玉米和畜產品精深加工,著力引進資源節約型、科技創新型、產業帶動型、規模效益型的項目。舉全鄉之力,力爭引進5000萬元以上生產加工項目。三是積極對上爭取項目資金。認真研究上級投資政策的重點和方向,并結合鄉情實際,積極爭取政策性項目。目前,已爭取到集中供水工程項目480萬元,目前已實施完畢,徹底解決全鄉4個村、13個自然屯、1700戶的人畜飲水安全問題。
平安穩定
牢固樹立“抓發展是政績,抓穩定也是政績”的理念,始終把穩定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堅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中狠抓落實,使全鄉社會秩序得到較好的鞏固和加強。一是狠抓信訪工作。針對我鄉合作基金會欠款額度大、不穩定因素多的實際,在認真分析和研判信訪工作形勢的基礎上,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信訪工作。一方面抓矛盾排查。組織各村按照屬地管理的要求,開展經常性的矛盾隱患排查工作,確保一些矛盾和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消滅在萌芽狀態。實行信訪問題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堅持有訪必接,有問題必解,確保矛盾不激化,問題不上交。二是狠抓綜治工作。大力開展“春防”、“護秋保收”、“冬防”、“嚴打”等活動,使防范和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大。全鄉刑事案件、治安案件15起,同比分別下降5.2%和6.3%,社會秩序得到有效維護。三是狠抓安全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意識,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安全防火和交通安全等專項治理活動,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安全形勢態勢良好。火災和交通事故同比分別下降9.6%和6.2%,安全生產事故為零。
黨的建設
全鄉有13個基層黨支部,46個黨小組,黨員總數581名,黨員活動室8個,村級活動場所7個,農村遠程教育播放站7個。
我們緊緊圍繞“提升正能量,傳遞正聲音,樹立正形象,實現正效應”這一主題實踐活動,把“四正”活動作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經常性實踐來抓,把開展“四正”作為活動主題和行動載體,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都參與進來,形成創有目標,爭有方向。通過扎實開展“四正”活動,全鄉上下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快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二是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日益完善。鄉村積極爭取上級組織部門文化陣地建設啟動資金。改造了東勝、改革、龍泉、同結四個村級活動場所。現已投入使用;三是黨組織的整體功能進一步得到了增強。為給黨組織及時注入新鮮血液,壯大黨員隊伍,進一步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本著“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共發展黨員2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