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黑龍江 > 哈爾濱市 > 五常市 > 背蔭河鎮 > 關家村

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市背蔭河鎮關家村概況

[移動版]

關家村[Guānjiācūn]位于背蔭河鎮政府所在地北4.5公里處。西與營城子滿族鄉接壤,北與拉林滿族鎮和八家子鄉接壤,南側毗鄰背蔭河村和富有村。東經126°57′43″;北緯45°12′13″。現有540戶,戶籍人口2 156人,其中滿族人口1 435人。耕地面積7 781畝,其中水田860畝。

關家村緊鄰拉林滿族鎮和營城子滿族鄉。早在清朝時期,就有少數農民在此定居。清•乾隆九年(1744年),清政府自京都移旗民來此建屯墾荒之后,本地的人口戶數不斷增加,滿族人口占八成以上。

“郭一口,馬一匹,三關六趙曹半屯”,指的是滿族姓氏中比較集中的幾個姓氏。關家村關氏居多,因此曾叫關家窩堡。“關家窩堡”這個老名字一直叫到1958年。公社化時期,關家窩堡改成新建大隊。下轄6個自然屯,分別變成六個生產小隊。1976年更名關家村。

關家村現在是背蔭河鎮唯一的一個滿族村。下轄6個自然屯:大關家屯、小關家屯、對劉家屯、陳北窩堡屯、韓家窩堡屯、柳樹灣屯。村委會所在地設在大關家屯。

大關家屯

大關家屯[Dàɡuānjiātún]位于背蔭河鎮政府所在地西北4.5公里處,是關家村的村民委員會所在地。東鄰八家子鄉黑牛圈村單家屯,西北鄰陳北窩棚屯,南鄰小關家屯,北鄰八家子靠山屯。東經126°57′43″;北緯45°12′13″。現有92戶,戶籍人口370人,其中滿族人口220人。耕地面積1 300畝,其中水田300畝。

原歸屬八家子靠山村管轄。據老輩人講,此地曾叫白狐窩堡,據說經常有白毛狐貍在附近出沒。清•乾隆九年(1744年),滿族人自京都移民來到拉林南老營后,以關姓為首的幾個家族來到此地落腳定居,在此跑馬占荒,建立屯基。最初搭建窩棚居住,所以曾叫關家窩堡。后改名關家屯。到了清•光緒六年(1880年),漢族人口闖關東來此的逐漸增多,又在該屯南側1公里處安家落戶,故將此屯改名為大關家屯。

小關家屯

小關家屯[Xiǎoɡuānjiātún]位于關家村村委會所在地南1公里處。東鄰柳樹灣屯,西鄰哈五公路,北鄰大關家屯。東經126°57′45″;北緯45°11′40″。現有68戶,戶籍人口260人,其中滿族196人。耕地面積640畝,其中水田230畝。

清朝,只有幾戶闖關東來的漢族人在此地墾田定居。到了民國31年(1942年),有一個外號“關二印子”的,從大關家屯搬來此地,在此開荒種地。因此地距大關家屯只有1公里,故將此屯取名為小關家屯。

陳北窩堡屯

陳北窩堡屯[Chénběiwōbǔtún]位于關家村村委會所在地西北1.5公里處。東北鄰八家子鄉黑牛圈村,西鄰哈五公路,東南鄰大關家屯,西北鄰對劉家屯。東經126°57′01″;北緯45°12′28″。現有戶數106戶,戶籍人口360人,其中滿族人口235人。耕地面積1 450畝。

陳北窩堡屯最初叫陳家窩堡,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陳氏家族的祖輩陳美隨滿人的移民大軍來到此地,在此扎根定居,開墾大量的荒地。后輩陳玉山發展成為屯中一戶大地主,在屯中很有聲望,加之陳姓較多,故將此屯稱為陳家窩堡屯。因為周邊稱這個窩堡那個窩棚的屯名較多,陳家窩堡又位于主屯大關家窩堡北側,所以又稱為陳北窩堡屯,簡稱陳北屯。

對劉家屯

對劉家屯[Duìliújiātún]位于關家村村委會所在地西北3.5公里處。東面是八家鄉的靠山村靠山屯,西面是營城子滿族鄉古榆樹村,西北面緊鄰拉林滿族鎮新陽村。東經126°55′55″;北緯45°12′49″。現有112戶,戶籍人口440人,其中滿族人口120人。耕地面積1 530人。

對劉家屯最初歸營城子滿族鄉古榆樹村管轄。1998年以前,對劉家屯一直叫對王家屯。相傳,偽滿時期王興武從關內搬來此地,在此開墾大量的荒地,雇傭很多佃戶和長短工為其耕種,而他的佃戶中也有一戶姓王的,這兩戶王姓人家均是屯西頭兩條街的頭一家,那時候滿族居住地都樂于以姓氏命屯名,于是將此屯稱作對王家屯。

屯西二百米就是哈五公路和拉濱鐵路,兩條交通大動脈在背蔭河到拉林區間是并行最緊密的一段。尤其在位于對王家屯一帶路段即直又平,因此車速都非常快。九十年代起,每隔二三年屯中就會發生一起因交通導致的死亡事故,而且每次都成對的死亡,當發生三次交通死亡事故后,屯中開始散布謠言:認為罪魁禍首就是對王家這個名字不吉,諧音“對亡”。于是屯中百姓聯名呼吁,對外公告,改對王家屯為對劉家屯,意為“留住”之意。1998年公路設立地標時開始啟用對劉家屯名稱。

韓家窩堡屯

韓家窩堡屯[Hánjiāwōbǔtún]位于背蔭河鎮政府所在地西北4公里處,距關家村村委會所在地西1.5公里。東鄰大關家屯,北面鄰陳北窩棚屯,南鄰營城子滿族鄉營城子村。東經126°56′37″;北緯45°11′55″。現有90戶,戶籍人口385人,其中滿族255人。耕地面積1 500畝,其中水田60畝。

此屯是滿族人跑馬占荒的集居地。民國時期,關氏家族從山東省逃荒來到此地,在此開荒種地,建立屯基。初時搭建窩棚居住,后聚集此地生活的居民逐漸增多,此地形成屯落。故稱作關家窩堡屯。但時間長了易與大、小關家窩堡混淆,為了便于區分,將當時屯中唯一一戶人稱“韓老五”的大地主的姓氏做為立屯名稱。從此,屯名改為韓家窩堡屯。后來韓家人逐漸搬離此地,該屯中至今已沒有姓韓的了,但是韓家窩堡的名字卻傳了下來。

柳樹灣屯

柳樹灣屯[Liǔshùwāntún]位于關家村村委會所在地東南2公里處。東鄰富有村楊胡屯,西鄰小關家屯,南鄰哈五公路。東經126°58′49″;北緯45°11′38″。現有72戶,戶籍人口288人,其中滿族人口166人。耕地面積1 050畝,其中水田330畝。

此屯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相傳,此地建屯之前,并沒有幾戶人家。有一戶回族人,姓李,人送外號“李大牤子”,所以附近的人們便管這個地方叫做李大牤子屯。距這個屯東北5里處有一個屯子叫單家窩堡的,歸八家子鄉管轄。時間長了,李大牤子屯的人覺得單家窩堡的名字和本屯名字犯沖,因為“單”和“騸”諧音,牤子忌諱“騸”字,于是提議改屯名。因此地有一條水溝轉彎處長有一排柳樹。后來,來此居住的人家大都選在后方高崗平整地方建房,此地自然就形成了兩個居住群體。為了便于區分居住地,將靠近柳樹的那些人家叫前柳樹灣,后建房居住地叫后柳樹灣。建國初期,這兩處都以“前柳樹灣”稱呼。公社化時期統稱為柳樹灣二隊,1983年改為柳樹灣屯。此屯名一直沿用至今。​​​​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日本欧洲欧美视频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欧美另类一区精品在线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