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城街道成立于2006年4月18日,所在地位于潢川縣城區北。從公元570年至公元1368年800余年間,定城就是今潢川的稱謂。轄區位于城區東北部,西連春申街道,北接魏崗鄉,東、南分別與弋陽街道、老城街道隔小潢河相望,是潢川城區的北大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5.02公里,總面積22.6平方公里。轄新園、中山、小東關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桃園、先鋒、方店、九里4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常住人口4.1萬,流動人口5.6萬。08年生產總值2.5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971.4萬元,農民純收入4680元。07.08連續兩年被縣委評為“五好”鄉鎮黨委,是市級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試點單位。
-詳細情況
自然環境
小潢河從東南部蜿蜒北流,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成蝴蝶狀,地貌為淺丘向平原過渡,土壤為黃黏和沙土。氣溫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5℃,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
農業發展
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兼值花生、玉米、油料。特色產業明顯,年種植無公害、反季節蔬菜1950畝,花卉苗木2000畝。依托華英養殖小區,櫻桃谷鴨年出欄 50 萬只,年生豬養殖量1.17萬頭、牛3400頭、羊2400只、家禽6萬只,養殖水面800畝,年產優質鮮魚25萬公斤。
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依托交通便利,電力發達,土地儲備豐富優勢,在106國道兩側各300米建立南北長3公里方店工業園區。5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4家,有興隆建材、恒固商砼、興隆鞭炮廠、金科電子廠。大力發展高壓水泥管制造業,08年底,生產廠家達40家,年產值2800萬元。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建筑、電子配件為主的企業格局。
商業發展
自古以來,定城街道一直是城區的中心地帶,改革開放以后區位優勢明顯,商業愈加繁華。城區大型商場超市有:亞興商業廣場、京九人人超市;知名賓館有:潢川賓館、黃都賓館;大型批發市場有:鹽業批發大市場、北關農貿大市場。另有北關加油站及全友家具店。08年注冊個體工商戶4000多家,從業人員近萬人。
交通狀況
定城街道轄區交通發達,十分便捷,106國道和312國道交匯于此。境內有躍進東路、航空路、二環路、三環路、沿河路。312國道橫穿桃園、先鋒兩村,長2.2公里;106國道縱貫桃園、方店村,長7公里?h鄉路潢踅路經桃園村4公里。西寧鐵路似玉帶從方店、桃園、九里纏繞而過,達3公里。新修村村通13.8公里。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絡。
城市建設
定城街道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投入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日益。先后新建旱改水公測11座,治理背街小巷20條,整修下水道2000多米,硬化路面10余條。進一步完善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功能,天藍地綠水秀人和的美麗畫卷已經展現。建自來水供應廠一座,日供水2萬噸,建污水處理廠1座,日凈化污水2.5萬噸。
科技發展
定城街道辦事處明確一名班子成員負責科技工作,村級配備了科技專職人員。推行優質雜交水稻、優質小麥新品種,推廣水稻兩段育秧栽培技術及化學除草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舉辦水稻栽培、病蟲害防治、高產養殖、節水灌溉、蔬菜反季節栽培實用技術培訓58期,培訓人員560人次。2008年,農業良種覆蓋率達100%,生豬良種改造率達98%。
教育狀況
定城街道轄區有潢川百年學府潢川高中,潢川三中,潢川七中、潢川幼兒師范學校;信陽市第二實驗小學、潢川縣十、十一、十二小學和九里村小。小學部共有教學班120班,在校生達9200人。幼兒教育成效顯著,有市級幼兒園2所,三級幼兒園4所,學前教育達50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教職員工312人,中學高級職稱1人,小學高級職稱80人。2008年8月成立了定成教育基金會,注資213萬元,對貧困大學生和高中生進行資助,已累計資助69人。
文化建設
定城街道轄區內有信陽教育電視二臺,躍進路新華書店,另有多家光碟音像店。依托住宅小區、文化廣場、社區,組織居民積極參加文化娛樂活動。經常組織各類文藝匯演、體育競賽、書畫展、讀書朗誦、卡拉OK賽、休閑健身活動,不斷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新園社區老年夕陽紅藝術團多次獲得縣表彰。
醫療狀況
定城街道轄區有縣中醫院、潢川衛生學校、個體診所20家。改建標準化村衛生室4所,各村、社區均配備了防疫員,傳染病防控工作扎實有效,無重大傳染病發生。計生專業人員11人,配備了B超,波姆光等器械。2008年人口出生率5.5‰,計生率100%。新農合參保率達 98 %。09年新建沼氣池7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