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鎮位于封丘縣城南16公里,南臨黃河,區域面積106.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萬畝,另有2萬多畝的黃河灘地和4萬畝的開墾地及荒地。轄46個行政村,55929人。黃河從鎮南部自西向東流過,境內流長15公里,引黃灌溉非常便利。過境河道有大功總干渠、天然七支渠;境內有東湖濕地、月牙湖等,水資源豐富。
陳橋鎮區位優勢明顯,東西部分別有蘭原高速、大廣高速、封開黃河浮橋與開封市相接,距開封市僅35公里,尹獐路自東向西穿鎮而過,交通便利。1975年設陳橋公社,1983年改鄉,2001年撤鄉設鎮。2005年,撤銷司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陳橋鎮。
一、重點工作
2022年是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政治大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之年。今年以來,陳橋鎮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目標,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鄉村振興全面開啟,生態保護優先發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會事業全面推進,鎮域經濟有力提升,實現陳橋高質量發展,助力封丘在中原增光添彩。
陳橋鎮2022年度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比增長1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比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10.5%。
1.堅持黨建引領,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按照“五星爭創、四級聯動、全域提升”的標準完成了“五星”支部創建規劃,全鎮46個村,“五星”支部1個,“四星”支部3個,“三星”支部13個,“二星”支部19個,“一星”支部8個。在全鎮46個行政村全面推行黨建工作指導站建設,形成以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為支撐,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有效覆益、有效管理、有效統籌的格局。建立“覆蓋全面、權責清晰、功能齊全、高效運轉”的3+N網格體系,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好用好“聯戶代表”制度,搭建“黨群連心橋”,做實網格治理體系,促進了鄉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2.鞏固脫貧成果,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抓好銜接政策落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2年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陳橋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圍繞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和成效鞏固,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在全鎮范圍內針對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大排查、大起底”行動,以“八查找、八確保”為抓手,做到監測戶、老人戶等重點戶必到,信訪人、殘疾人等重點人必訪,基礎信息、平臺數據等重點項必核,住房、飲水等重點事必查,找準問題不足,抓好整改落實,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此次行動共排查全鎮風險未消除易返貧致貧戶(監測對象)信息1123戶4039人。
3.全力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
陳橋鎮兩期10個灘區搬遷村基本完成搬遷拆舊工作,正在開展土地復耕。復耕后,開展灘區4萬畝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種植,陳橋鎮各灘區村根據“農戶+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金融部門+保險公司”六位一體運行機制,實施“土地入股+ 保底分紅”生產經營全托管模式,確保農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多方共贏。
4.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今年4月,在陳橋濕地風景區舉辦了以“黃河岸邊.花海封丘”為主題的第六屆油菜花生態旅游季,讓全國游客通過網上云賞油菜花開,觀看人次達上千萬,有力地提升了陳橋濕地風景區及陳橋宋源文化的知名度,使我鎮鄉村旅游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打造綠色田園綜合體。為持續推動全鎮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拓寬旅游產業鏈條,加快農民增收致富,以陳橋鎮濕地風景區為核心,在種植、生態、綠色、富硒水稻的基礎上,輻射帶動周邊村實施觀光旅游、立體養殖、科研教學的生態、綠色、高效田園綜合體;目前一期1000畝生態、綠色、富硒水稻進入收獲期,二期計劃以濕地風景區為核心實施10000余畝的生態農業+立體養殖+科研教學的綠色田園綜合體,目前正在進行項目規劃設計、立項等工作。
二、資源優勢
1.歷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陳橋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宋太祖黃袍加身處”、陳橋驛站、系馬槐、扳倒井等歷史人文古跡,“宋太祖黃袍加身處”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除此之外,陳橋鎮還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陳橋東湖濕地是新鄉國家級鳥類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1800公頃,22000余畝,保護區內蒲草茂盛,蘆花飄香,水美魚肥,百鳥歌唱,有震旦鴉雀、小天鵝、白鸛、白鷺、鴛鴦、野鴨等鳥類129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有34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7種。
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渾然天成的自然資源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吸引著眾多游客,為陳橋鄉村旅游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人口紅利凸顯,空間布局完善
2022年,我鎮完成灘區10個村1.3萬人口搬遷,鎮區人口達到2.5萬人,人口紅利凸顯;對投資辦廠的企業,特別是帶貧企業有非常優厚的政策紅利,遷建新區有著完善的配套設施,有著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
我鎮遵循“產業集群發展、用地集中布局,產業之間復合協作”的基本原則,強化產業關聯,優化產業結構。規劃陳橋鎮產業空間布局結構為:一核三板塊五基地。
一核:旅游綜合服務核。鎮區承擔綜合旅游服務職能,形成三大服務中心:商貿服務中心、休閑觀光旅游中心和健康養老中心。
三板塊:南部沿黃生態文化旅游板塊,以黃河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旅游資源為依托,構成生態文化旅游區和生態農業區;中部綜合板塊主要指鎮區及周邊區域,充分發揮鎮區核心地集聚、輻射作用,構成旅游文化核心區;北部特色農業發展板塊主要包括鎮區北部地區,鑒于北部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資源和水資源豐富及農業發展基礎好的條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打造鄭汴新地區特色農產品供應。
五基地: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培育若干個重要的產業支撐點,做大產業集群,發揮規模效應。形成金銀花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水產養殖基地、石榴種植基地、生態農業基地。
3.交通便利,通達四方
我鎮“四好農村路”的高質量建設,大廣高速公路橋、封開黃河浮橋與開封市相接,尹獐路、黃河大堤兩條主干道平行線自東向西穿鎮而過,封寺路、魯陳路兩條南北主干道貫穿我鎮并通向封丘縣城,大廣高速、蘭原高速從我鎮貫穿而過,有力推進了我鎮鄉村旅游和沿黃經濟帶的發展,為廣大農民致富、加快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好。
4.土地資源豐富,特色農產品凸顯
我鎮共有耕地面積5.4萬畝,另外有6萬畝黃河灘地,土地肥沃,不僅適合種植小麥、玉米、水稻、花生等農作物,同樣適合種植軟籽石榴、金銀花、大蒜、貢芹、蓮菜等經濟作物。其中陳橋石榴在2006年被評為河南省名牌農產品。
2023年,我鎮將因地制宜,遵循“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總體布局,開展特色產業的發展升級,指導幫助一批有基礎的產業,比如韓堂葡萄、兔肉,裴樓石榴,賀寨無花果等;根據“八村建設”要求,每年再從全鎮挑選一批村內團結穩定、發展意識強、有潛力的村重點關注培養,為實現我鎮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