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家村位于段集鎮北部,鎮政府所在地,全村面積5.6平方公里,共有九個村民組。姚老家村以農業生產為主,耕地1050畝,其中水田905畝。地處丘陵地帶,土地貧瘠,生產方式較為落后。姚老家村現有人口2105人,445戶。
一、姚老家村支部現有黨員32名,預備黨員2名,有老、中、青三級組成。正式黨員60歲以上占75%,60歲一下占25%,文化程度偏低,支部委員會由3人組成,書記1名,副書記1名,委員1名,村民委員會由3人組成,主任1名,委員2名。
二、姚老家村境內有寧西鐵路、滬陜高速橫貫東西,固始火車站坐落于此,但村內交通條件差,群眾生產生活十分不便。
三、姚老家村以農業生產為主,但基礎薄弱,群眾生產技術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水稻、油菜為主,經濟作物品種極少,小部分農戶散養豬、雞、鴨、魚或牛、羊等,但不成規模。尚未形成覆蓋農民穩定收入的主導產業。新培育的特色產業因缺乏資金扶持,未形成生產規模,農村經濟收入主要靠零星種養和外出務工。村民整體文化水平偏低,小農經濟思想嚴重。有相當一部分村民甚至在生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下,不利于農產品的銷售,更別談發展經濟。村外出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低,收入相對的也低,外界先進理念、先進的技術、先進發展路數廣大的村民不能親身體會。
四、村資源開民利率低,雖有土地、荒山等資源,但沒有形成規模,沒有競爭力。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缺少發展依托,生產和生活條件差,農村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農副產品運輸通道不暢,農田水利設施落后,大部分灌溉工程因無資金維修,不能正常運轉或帶病運行,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脆弱,旱,災不保收。加上農副產品開發與市場需求局部脫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開發農副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以致難以脫貧。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文化教育的層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為農村主要勞動力的青壯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術,發展商品生產,開拓市場的能力相當弱。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于致富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