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營村村情概況
(一)自然狀況
程營村地處蘆集鄉東南部7公里,地處淮河北部,北亞熱帶與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季風氣候明顯,雨熱同季,光熱資源豐富。下轄六個村民組,257戶,1257人,農業人口1253人。耕地面積1200畝,種植小麥花生為主,養殖業以養豬、養雞為主,均為小戶散養。經濟方面,程營村以種植業為主,沒有主導產業,經濟發展緩慢。交通方面,程營村地處偏僻、住戶分散,部分通組公路雖已硬化,但年久失修通行不便;部分村組生產路至今未硬化,交通不便。
(二)人員、經濟狀況
全村共6人村民小組,257戶1257人。有近60%群眾外出務工。全村黨員23人,村干部5人,全村享有低保61人,五保戶11人,殘疾人12人。
程營村種植結構以小麥、水稻為主,養殖以養豬、羊、牛、雞為主,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及外出打工收入,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及小雜糧等作物,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村內土地面積少而貧瘠,抵御自然抗災能力低,群眾收入來源單一,產業主要以傳統種植占優勢。
全村參保人員1139人,參合人員1150人,均占總人中的90%.外出務工人員415人。有線電視和無線電視入戶率100%。
(三)發展成效及現狀
造成程營村貧困的客觀因素主要體現在:一是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以農為主的經濟,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影響,生產經營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加之“十年九旱”的自然條件,導致全村貧困程度較周邊地區尤為產重;二是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農業產業效益低下,單純的種植業收入極為有限,打工經濟收入不穩定,現有的產業發展尚在投入階段,還沒發揮產業效益,抵御自然風險能力較弱;三是農民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觀念落后,發展意識淡漠,家庭經濟基礎薄弱,接受新技能新事物能力差,導致扶貧、培訓效益不明顯,有時產生的邊際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搞產業開發的積極性;四是因災、因病、因殘等多種原因導致部分群眾返貧。由于村情所決定,有些非貧困農戶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又加入貧困的行列,因農民收入本來就少,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一人患重病,致使貧困家庭更加貧困。
河南省脫貧攻堅推進會以來,村兩委一班人按照會議精神部署,開展入戶普查,信息采集,為打贏脫貧攻堅奠定了基礎,村民脫貧致富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