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區隸屬河南省周口市,位于豫東南,行政區劃面積1334.5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9.5萬人,轄8個鎮(城關回族鎮、新站鎮、魯臺鎮、四通鎮、臨蔡鎮、安嶺鎮、白樓鎮、劉振屯鎮)、9個鄉(豆門鄉、朱集鄉、馮塘鄉、大連鄉、葛店鄉、黃集鄉、齊老鄉、曹河鄉、鄭集鄉),2個場(農場、原種場),2個辦事處(柳湖街道辦事處、王店街道辦事處),共467個行政村,現有耕地140.9萬畝,是小麥、玉米的主產區,也是黃花菜、花生、大蒜的主要出口基地。2019年12月正式掛牌撤縣設區。
淮陽歷史悠久。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證:五億七千萬年前,在中國境內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淮陽古陸。8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名為宛丘,肇始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5000年前,炎帝神農氏定都于此,易名為陳;3000年前,周武王封舜帝后裔媯滿于陳,建陳國,史稱陳胡公;戰國時曾為楚都,稱陳郢。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封子劉友為淮陽王,建淮陽國,淮陽至此得名。漢唐以來,始終是豫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有史學家稱,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八千年看淮陽。
淮陽文化厚重。被歷代帝王稱為“開物成務”的風水寶地。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載有《陳風》10首;春秋時期,孔子曾三次來陳,講學四年,形成了《論語》的核心思想;北宋包拯陳州放糧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全國獨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觀16處,是龍圖騰文化、農耕文化、姓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陳、胡、田、袁等五十多個姓氏都發源于此。太昊陵被譽為“天下第一陵”,太昊陵廟會以單日82.5萬人的游客數量被吉尼斯總部授予“全球單日參拜人數最多的廟會”。淮陽泥泥狗被稱為“真圖騰、活化石”。
淮陽生態秀美。龍湖因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淮陽,以龍紀官,號曰帝師而得名。湖區總面積近1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8000余畝,相當于杭州西湖、鄭州龍湖的2倍,俗稱萬畝龍湖,是中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由于生態保護良好,至今仍保持著西周時期原始的自然風貌,湖區水面碧波蕩漾,荷花飄香,湖中有島,島上有城,城中有景,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北方水城”“中原名珠”。2015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濕地公園。龍湖荷花是河南省“五朵金花”品牌之一,龍湖賞荷月和洛陽牡丹節、開封菊花展一起被譽為河南三大花卉節慶。
淮陽交通便利。G106、G311兩條國道穿境而過,寧洛、大廣、商南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并在城區及四通鎮開設出口。鄭阜高鐵在淮陽設有淮陽南站。沙穎河航運直達淮河、長江。正在規劃建設的周口民用機場,選址位于南部的劉振屯鄉。周口市委、市政府為支持淮陽區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周淮融合實施的周淮路、G106王店至文昌大道段改造工程已經竣工通車,周淮快速通道建設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之中。今日的淮陽已經邁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豫東大地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