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慶府志記載:鐵岸在濟源縣北,濟瀆廟東,夾濟河岸,如鐵石故名。鐵岸自古以來人杰地靈,風景優美,名勝古跡頗多。古時鐵岸人利用地下水溫創造出“合瓦地”,提高地溫使地面作物比其他地方早成熟十五天到三十天左右(尤其是大蒜和蒜薹),據說還當成貢品進貢到朝廷。宋朝右諫議大夫及詩人錢昆到此后曾寫下《游鐵岸》:“晴虹煙綠襯虛亭,公退因來得野情。落日東風懶歸去,擬將薄祿換溪聲”的千年絕句。鐵岸區域內還有下三宮之一龍翔宮,子胥廟,拔劍泉,琵琶泉,五色泉等名勝古跡遺址。
計劃經濟時期鐵岸人依靠地理優勢積極發展蔬菜生產,成為全縣聞名的蔬菜供應基地,蔬菜,大蒜遠銷到省內外。現在的鐵岸零八年劃歸北海辦事處管轄。常住居民1300余人,421戶,土地面積40余萬平方米,耕地面積30余萬平方米,居住面積10萬余平方米,下設四個居民組,可使用營業面積達到3000余平方米,可支配收入20余萬元。地理條件優越,濟瀆路穿村而過與村東文昌路交匯。村西有湯帝路和村北濟陽路相交,即將開挖的龍泉湖將會給鐵岸注入新的活力,給鐵岸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使鐵岸具備得天獨厚的位置,千載難逢的機遇。鐵岸人將以嶄新的姿態歡迎各方有識之士到這里投資興業
第六屆居委會由黨支部,居委會,監委會組成,其中黨支部三人,居委會兩人,監委會三人。居委會共有黨員40人,居民代表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