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 > 軹城鎮 > 南王莊村

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軹城鎮南王莊村概況

[移動版]

據《王氏族譜》記載:大明洪武三年,王勝氏族由洪洞縣移民濟源。又《王氏族碑》記載:第十六世族人王國興,再從北孫村喬遷至此,墾荒成居。之后,王氏子孫分東西王莊居住。明中葉,原姓、李姓移居于此,遂成村落,定名大王莊,以區別鄰村零星王姓住戶的“小王莊”。后因村居小王莊南,便改稱南王莊。

南王莊地處軹城鎮政府駐地西南7公里的丘嶺地區。南至柏樹莊,北到小王莊,東和廟后村接址,西于聶莊村毗鄰。沃野平疇,丘陵環抱。1953年,縣政府區劃王莊鄉政府駐該村,轄王虎、小王莊、聶莊、王莊、柏樹莊、棗樹嶺、石板溝、泥溝河等8個自然村。1956年王莊鄉劃歸毛胡營管轄。南王莊轄小王莊、薛嶺等2個自然村,7個居民組,240戶,859人,耕地1230畝。村中姓氏王、原、李、聶、馮皆漢族。

1940年,朱德率千余人西出太行,南下洛陽與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談判,曾駐扎十余天。后遂有多名青年投筆從戎,灑血報國。原德茂,時任八路軍太岳軍區軍醫處處長,1940年攻打太原犧牲;原德純,犧牲在攻打濟源縣城的戰役中;原洪,解放后任南京軍區司令部氣象處處長、空軍氣象學院院長,1988年榮獲中央軍委授予的獨立自由勛章和解放勝利勛章;原德明,解放后任云南省商業廳廳長;楊風山,抗日戰爭時參加青年軍,遠赴緬甸和英軍聯合對日作戰。南王莊英雄輩出,名傳后世。

南王莊教育事業起步較早。1938年,日寇占領濟源縣城,縣立完小遷至村內,300多名學生,40余名教師,占滿前寺后廟和部分民舍。解放后,村有公辦完小,1958年大辦鋼鐵,澤峪、橋凹、聶莊、小王莊、廟后、柏樹莊、棗樹嶺、王莊等8村合辦小學,時生員400余人,教師50余人。1973年,王莊學校增設初中班,1978年,增設高中班,時間不長,均撤消,保留小學編制至今。

南王莊歷屆黨支部團結群眾,領導有方。1986年以后,修建了南王莊歷史上第一座水庫,百余畝“靠天收”變成了水澆地;建成水力發電站,完成大電安裝架設,面粉廠規劃,村民飲水等工程建設。2008年以來,立足于舊村改造,街道硬化建文化大院和村民活動場地,完善村醫療所設施。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