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 > 軹城鎮 > 周樓村

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軹城鎮周樓村概況

[移動版]

周樓村距軹城鎮政府駐地8公里,屬東南半丘嶺區。東、南與孟州市趙和鄉相鄰,西和新峽村接壤,北連梨林鎮西蔣村。村地勢呈梯形,人居住高處的低洼地,形如舟船。村東北有錨地,狀如船錨。故有周樓不蓋樓之說。過去三間土房,若要建樓,需在屋兩頭,中間則空。百年習俗,至今沿襲。周樓村,原名周家樓,因周姓立戶時曾依嶺建土樓一座。公社化后,更名周樓大隊。

周樓村由周樓和老龍溝兩個自然村組成,分5個居民組,有209戶,830人,耕地1746畝。明洪武年間,周姓始祖從山西移民濟源,落腳承留杜村。后來,一支轉徙于梨林的熬社村。明末清初,水災連年。周姓便搬遷此地,至今留下“三遷周樓”佳話。其余霍、王、趙等姓住老龍溝,隸屬周樓村。

老龍溝聞名濟源,老龍溝人趙夢庚名傳千秋。1905年,趙夢庚由省扶院資送日本留學,入宏文學院普通科學習,期間接受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加入“同盟會”,任初立民國的宣傳部長。1912年,袁世凱復辟帝制,趙夢庚欲東渡日本,圖謀再舉反袁義旗,被袁世凱派特務刺殺于上海。趙夢庚犧牲后,國民黨元老隨柩來濟,書挽聯致祭。1927年,馮玉祥主豫時,將趙夢庚列入開封革命先烈祠。

1971年,周樓人發揚愚公精神,用兩股齒挖土,鐵鍬裝土,平車拉土,大干3年,修成三個長180米、寬80米、深10米左右的大型蓄水池,縣委領導形象地比喻為“長藤結瓜”,解決了下游澆地南問題。1980年,周樓人周林淮引導村人玉米制種,使村民擺脫經濟困境。后村民改為白菜和菜花制種,經濟收入仍居軹城前列。1999年,村購置聯合收割機5部,天津產60車4部,上海產50車1部,并配齊車庫和農機具。國家出臺購機補貼后,周樓村發展了大型聯合收割機7部,100馬力以上拖拉機3部,50—100馬力拖拉機10臺,30—50馬力拖拉機15臺。農業機械化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勞動力,還外出周邊鄉村耕種收割,增加經濟收入。

周樓村規劃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修通村內3條水泥路和東路通外的柏油路,改變了臟、亂、差的居住環境。投資50萬元,硬化了2個蓄水池,投資30萬元修建兩層樓的學校和村委辦公地。2011年以后,修了通往省道的水泥路,修了通往孟州西莊的道路,修了通往張金村的水泥路。打深水井4眼,并配上水泵,解決了村民飲水安全問題。周樓村樂有游園地,學有文化大院,健身有體育小廣場,村民生活幸福安康。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香蕉青青久久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成黄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