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 > 大峪鎮 > 東溝村

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大峪鎮東溝村概況

[移動版]

一、村情簡介

東溝村地處大峪鎮北部山區,清洛河岸邊,全村共10個居民組,250戶,924口人,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64畝,退耕還林地1300畝。

村級組織健全。共有黨員25名,村支兩委班子成員4人,支委3人,村委4人,監委3人,兩委交叉任職3人。

基礎設施完善。投資15萬元,建設了各室齊全、功能完善的村級活動場所;投資650萬元,拆除破舊房屋320間,建設新式民居42座;硬化街巷2000余平方,壘砌檔墻300余米,護坡450立方;建成密閉式垃圾池6座,建立健全村垃圾處理長效機制;美化墻體20000余平方米,栽植樹木21300株,建成集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游園廣場1處,居民生活環境極大改善;投資360萬元,村級硬化道路12000米,實現硬化道路組組通;鋪設下水管道400余米,架設自來水管3500余米,實現了自來水戶戶通;架設移動基站一座,通訊全覆蓋;建設新能源沼氣池120座,入戶率達50%。

主導產業突出。搶抓退耕還林機遇,改變傳統耕作,發展經濟作物,縮小糧經比例,促進農民增收。以發展蔬菜制種、薄皮核桃等綠色產業為主,實施“田中栽果樹,林間套蔬菜”的立體農業種植模式,與市綠茵公司合作,大力發展訂單產業,調出特色,調高效益。先后退耕還林1480畝,栽植薄皮核桃1000余畝,其中600畝進入盛果期,畝產200斤左右,畝均收入2000元以上;林間套種白菜、甘藍制種750畝,玉米制種300畝,小辣椒200畝,畝均收入3500元。糧經比例達到2:8,2011年東溝村人均純收入達4528元。

東溝村曾多次榮獲濟源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濟源市產業結構調整先進村、濟源市科技示范村、濟源市農機推廣先進村、大峪鎮五好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二、機構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濟源改為區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保甲制,區公所改成區署,區下設聯保,東溝村屬濟源縣五區署,區署駐葦園 。栗園聯保處設在硯瓦河村,轄東溝、栗園、薛寨、硯瓦河等5個村。

1945年8月,濟源解放,全縣劃分為7個區。東溝村歸五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2月濟源縣設6個行政區,東溝村歸六區管轄。

1954年1月,縣政府為了加強對農村及農業生產隊的管理,區下設鄉。東溝村屬大峪區雙岺鄉。

1955年9月,區改為中心鄉。東溝村屬雙岺鄉,歸大峪中心鄉管轄。

1956年11月,撤銷中心鄉建制,東溝村歸大峪鄉管轄。1957年東溝村改為東溝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下設19個生產隊。

1958年初,重新調整區鄉建制,全縣計1區、1鎮、13鄉。東溝村歸大峪鄉管轄。1958年8月,撤銷區、鄉、鎮建制,實行鄉、社合一,全縣共建立13個人民公社。東溝村屬大峪人民公社管轄,改為東溝生產大隊,下設19個生產小隊。

“文革”期間,1967年公社政權建制改為革命委員會,村亦相應建立革命委員會,東溝革委會歸大峪人民公社管轄。1969年3月,大隊黨支部恢復工作,村行政組織改為東溝大隊管理委員會,歸大峪公社管轄。1981年11月,東溝管理委員會改為東溝大隊。

1983年12月,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行政體制改革的統一部署,人民公社改為鄉、鎮,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建立鄉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東溝村歸大峪鄉管轄,村級政權組織改為東溝村民委員會,

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東溝村級建制與歸屬不變。

2000年6月,大峪鄉撤鄉建鎮,東溝村歸大峪鎮管轄至今。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