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鄉位于商水縣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西與郾城縣相鄰, 北與西華縣隔沙河相望,處于商水縣、西華縣,郾城三縣結合部,古之就有雞鳴聽三縣之說,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鄉轄23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199個村民組,5萬人,6.0萬畝耕地。鄉政府所在地西張明行政村,南臨漯界高速公路,107復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通迅發達,是張明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大力調整農作物布局,以市場為導向,全鄉西半部以小白瓜、辣椒、棉花、小禮品西瓜、 蔬菜為主,東部以壽桃、葡萄、梨等小雜果為主。 其中“日本朝天椒”、 “小白瓜”已經形成5000多畝的規模, 并以年增近1000畝的速度不斷擴大。每到收獲季節,外地收購車輛云集,場面十分壯觀。 全鄉牲畜業以黃牛、波爾山羊、生豬、獺兔養殖為主。 其中黃牛養殖年出欄率達1000頭以上,生豬年出欄率達9.3萬頭以上。 三百頭以上的黃牛養殖場有3個,五百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有4個,一百頭以上的波爾山羊養殖場有1個。
“花香自引蝶蜂來” ,在招商引資方面張明鄉黨委、政府專門制訂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96年至今,全鄉共招商引資7000多萬元,其中有珠繡廠、面粉加工廠、 刺繡廠、造紙廠、皮革廠、冷凍廠、眉筆廠等20多個企業,2001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6億多元。
小城鎮建設不斷得到加強,投資環境不斷得以改善。從2002年開始鄉黨委、政府花大力氣對鄉政府所在地的西張明集市進行規模修整,建成標準商品房880間,所有集市街道全部路面硬化,修通了下水道,安裝了路燈,使張明的集鎮達到了街寬、燈亮、房屋整齊,徹底改變了臟、亂、差的現象。2002年,全鄉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600多部,移動電話用戶達到600多部。
計劃生育工作始終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為工作重點,堅持“三為主”、推行“三結合”、落實“三不變”,一方面加強自身隊伍建設,提高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另一方面加強陣地建設,92年投資近百萬元建成計生辦公大樓,配齊了現代化計生設備,全鄉23個行政村村室建設全部達標,在商水縣計劃生育鄉所村室建設達標活動中,榮獲商水縣“計劃生育鄉所村室建設達標活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