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全村轄1個自然村、4村民組,地域總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0畝,人均耕地1.45畝,,主要以種植業、加工業。目前全村已全部實現排前路硬化,飲用水全部符合安全飲用指標,實現家家通自來水。村兩委班子現有成員4人,班子健全,黨員30人,
全村村民總戶數172戶720人,其中脫貧享受政策戶22戶46人,監測戶5戶25人,全村低保戶18戶35人,特困供養戶13戶13人。村內基礎設施完善,有120平方米黨群服務中心,有300平方米文化廣場,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標準化衛生室一座,有合格鄉村醫生。
二、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道路和排前路以實現全部硬化,綠化主干道1300米,生產路1500米,灌溉井2眼,吃水井1眼,為全村所有農戶實施了自來水。全村172戶生產生活用電都能夠保障。按照鎮和美鄉村建設戰令,組織黨員干部、群眾集中開展“一部四沿五旁”集中清理整治活動,通過黨員聯戶微信群,發送致廣大村民倡議書,引導廣大村民發揮主人翁作用,主動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垃圾、雜物,營造優美環境,建設和諧家園。
三、基本公共服務
全村實現了廣播電視戶戶通,村里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并配備有合格的村醫一名,基本實現通寬帶。
四、村集體經濟
2023年以產業興旺為引領,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優化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村集體經濟管理分配使用方案,最大化發揮村集體經濟幫貧作用。同時,我們充分利用香菇種植基地,想方設法為有勞動力的脫貧享受政策戶和監測戶提供就業機會,最大限度地增收致富,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發展產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是扶貧資產收益金37782.5元,二是光伏發電收益資金56868元,年合計94650.5元,
下一步將利用好自身優勢,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制定切合本村實際的發展規劃和項目,利用好自身優勢,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改善居住環境等基礎設施,提升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