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集鎮位于舞鋼市區東南10公里處,東臨西平,南連泌陽、遂平,西靠治淮第一壩石漫灘水庫,北接武功鄉。境內山水相間,風景秀麗,資源豐富,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稱,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轄尹集村、謝古洞村、清涼寺村、李莊村、石崗村、軍王村、梁莊村、蔡莊村、
四川寧南縣幸福鄉
莊村、小王莊村、埂上村、葦子園村、樓房灣村、大劉莊村、康莊村、張莊村、朱洼村、雞山村、姬莊村19個行政村,186個自然村,總人口2.5萬人。
境內交通便利,省道平(平頂山)駐(駐馬店)路、縣道尹武路、東環路和石漫灘水庫環湖南路縱貫全境,與尚尹路相交于政府所在地尹集鎮,形成了“三縱一橫”的交通格局,全鎮村村實現通水泥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尹集鎮的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境內有耕地面積1.5萬畝,南山地、北平原。近年來,尹集鎮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后勁增強”工作目標,堅持“林牧興鎮、工業強鎮、旅游名鎮”的工作思路,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典型示范帶動、技術人員培訓、資金優惠扶持等措施,調動了全鎮人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不斷調整。目前,全鎮形成了以板栗、速生楊為主的4個林果種植基地,退耕還林面積達10000余畝, 共建百頭以上養豬場252座,千只規模以上的養雞場116座,網箱350箱,水面養魚2110畝。
尹集鎮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九頭崖風景區,景區內山峰陡峭、林木繁盛、東暖夏涼、四季分明;二十七處古跡,八洞十二泉,一百八十余處景點。九頭崖、虎頭山、百洞巖等靚麗景點,并出產堪稱一絕的中華響石,是回歸自然、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是青少年進行愛國文化教育的理想場所,更是人們節假日向往的紅色旅游勝地。九頭崖風景區不僅是旅游的理想度假休閑地,更是投資者首選的旅游開發區。
尹集境內礦石資源十分豐富,有30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其中石灰巖探明儲量達1億噸;溶劑灰巖5000萬噸;煉鎂花崗巖300萬立方米,此外玄武巖、鎂質灰巖、磷塊巖、石墨、粘土等多種地下寶藏,均具有儲量大、品質好、開采價值高等特點。現部分已得到開發利用,但大部分尚未得以開發。
——森林資源:境內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最高峰大虎山海拔810米;森林面積8.6萬余畝,森林覆蓋率68.2%,占全市的25%;山丘草地43.5平方公里,占全鎮總面積的42.9%。
——水資源:石漫灘、田崗兩座大型水庫均與本鎮毗鄰,轄區內任洞溝、老張溝等小型水庫2個,坑塘堰壩27個,主要河流3條,總蓄水量達3億立方米。地下水質,富含對人類有益的多種礦物質,是純凈水、礦泉水等水制品的理想加工基地。現已建成九九山純凈水廠1個。
——中藥材資源:境內四季分明,空氣清新,降水充沛,優越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宜優質中藥材種植;是著名“舞貝母”、“舞半夏”、“金銀花”等40多種名貴中藥材的主要產地。現有500畝以上中藥材種植基地5處,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現已建成鴻康藥業公司1家,重點生產中藥材飲片。
——畜牧資源:尹集鎮山區面積廣大,且有石漫灘、田崗兩大水庫天然屏障優勢,適宜發展畜牧養殖業。境內現有牛、羊、生豬養殖基地村9個,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4個,散養柴雞示范村6個。-
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榮獲“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獲省級“計生服務先進單位”,實現了“三為主”。教育事業不斷得以發展,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1所,5個教學點,教師328名,在校中學生1300名,小學生1048名,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2004年全鎮共建小學教學樓2座,辦公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全鎮農村低壓電網得到全面改善,有線電視普及率達80%。全鎮有衛生院1所,村醫療所38個,醫護人員61個,全鎮兒童免疫入保率、母子保健入保率、新法接生率均得到了提高。
-
-
城鎮建設
2009年,修建鎮區主次干道10.5公里,其中省道七蟻線南北環鎮路全線貫通;完成了鎮中路2.6公里鋪油任務;新建鎮區次干道3公里;拆除糧所倉庫及農戶住宅1600多平方米,打通了20米寬的鎮政府至新七蟻線、謝樓至新七蟻線兩條東西橫道。新修排水溝、人行道等配套工程2600多米,修建3米寬綠化長廊1200米;安裝路燈146盞。建成公廁一座;建成鎮北占地30畝的“柏都”廣場一處,并高標準的安裝了雕塑、園內燈光等設施;建成了鎮區垃圾中轉站,配備了垃圾清運車3輛;省級標準化文化站和衛生院病房樓相繼建成投入使用。美化了沿街的政府辦公樓、政府家屬樓、鴻康藥業辦公樓、土地所、派出所等建筑物10余處。完善了衛生管理長效機制,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配備保潔和管理人員23人,鎮容鎮貌及鎮區環境衛生有了較大改觀,2009年7月被命名為平頂山市衛生鄉鎮,現正在進行省級衛生鄉鎮評審。-
-
經濟建設
2005年,尹集鎮將立足“三農”,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后勁增強”工作目標,按照“林牧興鎮、工業強鎮、旅游名鎮、依法治鎮”的工作思路,以培育支柱產業為重點,以形成特色經濟為目標,突出工業、狠抓農業、做強林牧、催生旅游、統籌兼顧、協調各方,狠抓落實,促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完成生產總值1.1億元,財政收入突破200萬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800元,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平頂山市30強。-
2009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48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財政收入613萬元,同比增長22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996元;全年糧食總產11591噸;2008年,綜合實力在平頂山市鄉鎮評價監測體系排序第3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