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縣城關鎮位于國家級衛生城、文明城、園林城、優秀旅游城、歷史文化名城濮陽市南端,是濮陽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53平方公里,轄57個村(街、居委),城區常住人口12萬,耕地2.9萬畝。
城關鎮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址中華第一龍、八都坊、回鑾碑、四牌樓、古城墻等古跡名勝遍布全境,有""顓頊遺都""、""龍鄉""之美譽。歷史名人張氏始祖張揮、改革家商鞅、軍事家吳起、政治家呂不韋等名揚內外,主要戰事晉楚城濮之戰、曹操呂布澶淵之戰威振四海。自1981年建制后,曾先后榮獲""河南省先進鄉鎮""、""河南省鄉鎮之星""、""河南省小康科技示范鎮""、""濮陽市六好黨委""、""濮陽市四強鄉鎮""等榮譽稱號。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42372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249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322元。民營企業發展至283家,年產值達11.4億元。
城關鎮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輻射力強。106國道穿境而過,西有京廣鐵路,東與""大京九""近若咫尺,北鄰濮(濮陽)、鶴(鶴壁)高速公路,是豫北久負盛名的商品聚散地。城區內商賈云集,小百貨、鞋帽、煙酒、水果等專業批發市場20余個,輻射周邊10多個縣市,年實現商貿交易額達16億元。工業發展以實施""以工興鎮""戰略為重點,以耐火材料、建筑、建材、化工等為主導產業,在不斷培育壯大濮陽耐火材料、和平彩鋼、振華塑料廠等一批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強力招商引資,制定了獨特的優惠政策,建立了""舜裔工業區"",其總體設計面積1、5萬畝,是濮陽縣三大工業區之一。該工業區背靠本地豐富的油氣資源,新上企業項目的審批、土地租賃征用、生產經營可給予獨特的政策優惠。其外部發展環境以勤政、高效的""經濟110""作保證,能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農業經濟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為根本,一是以健民食品等一批現代化骨干企業作輻射帶動,促進農產品的增值加工轉化。二是建設有以東豆堤白靈菇、王村的蔬菜種植和以龍勝、谷家莊的養殖為中心的兩大產業基地,引導發展特色高效科技新品種,促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增長。城鎮化建設以打造""名優商貿城""為目標,進程不斷加快,水平不斷提升,功能日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