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屬應國。
春秋屬楚。
戰國屬韓。
秦分屬潁川郡之昆陽縣、城父縣。
西漢時改城父縣為父城縣,西部屬之,東部仍屬昆陽縣。
三國時屬曹魏。
西晉泰始二年(266)分屬襄城郡、南陽郡。
南北朝中期屬北魏。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高陽縣。
太和二十一年(497)置河山縣。
隋大業初年(605)廢河山縣,置犨城縣。
唐貞觀元年(627)犨城縣并入魯山縣,分屬魯山縣(后歸龍興縣)、汝墳縣。
大歷五年(770)汝墳縣并入葉縣。
宋元時龍興縣兩興兩廢,今境西部先后歸龍興縣、寶豐縣、梁縣。
明成化十一年(1475)分屬寶豐縣、葉縣。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平頂山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平頂山市的建立,陸續從葉縣、寶豐縣、襄城縣、郟縣析出部分鄉村劃歸平頂山市直轄。
1961年設北渡區。
1962年北渡區改為郊區。
1970年、1971年分兩次將郟縣、襄城、葉縣部分大隊、寶豐縣鬧店公社龍門口大隊,寶豐縣薛莊公社大部劃入郊區。
1984年寶豐縣曹鎮鄉劃入郊區。
1993年郊區由純農業區變更為城區,將原郊區的東高皇鄉劃入衛東區,焦店鄉(姚孟村除外)和薛莊鄉劃入新華區,原衛東區的馬莊街道、新華區的南環路街道和姚孟街道、馬莊、李鄉宦、葉劉、蘆鐵莊4村劃入郊區。
1994年平頂山市郊區更名為湛河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