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鎮】位于崇陽盆地中北部,是縣委、縣0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國土面積20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591畝。下轄5個社區居委會、28個村民委員會、300個村民小組,城鄉總人口133997人,其中農業人口53610人。
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58億元,財政收入達到500萬元,人平純收入2760元,被縣委、縣0授予“四實型”班子和經濟目標考核第一名,被省委評為“五好鄉鎮黨委”。
在鎮委、鎮0的正確領導下,開展了以《民情日記》為載體,進千家,入萬戶,訪民情,了民意,解民憂,辦民事的活動,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民情記載工作法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反響很好,并得到了普遍推廣。
——名勝古跡。天城鎮歷經風雨,給全縣人民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跡。古城墻歷歷在目,大集寺、灌溪寺得到整修,洪下的“壺頭雪浪”、下津的“中洲返照”、茅井村的“葛興煉丹”讓人們留連忘返;以竹聞名的“崇陽四景”之一的洪下,就位于天城鎮境內的陸水庫區。一眼望去,漫山遍野,就像竹的海洋。寬闊的陸水河緩緩流淌于大山深處,延伸于翠竹之中。青山綠水,山水相映,同藍天一色,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泛舟湖面,山風徐來,波光鱗鱗,令人心曠神怡。
——營造環境,招商引資。鎮委、鎮0對前來投資興業的客商提供一系列良好的服務,營造了一種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同時,大力打造天城工業園區建設,已進園8家企業,引進資金4000萬元。力爭洽談一個,引進一個,見效一個。
——農業穩步發展,充滿活力。農業突破了過去種植模式,科學種養技術不斷普及,農民素質、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依據各村的優勢,突出培植支柱產業。一個以“菜籃子”和“米袋子”為基礎,高產高效優質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初步形成。著力建成以雷竹、優質稻、漁業、瓜果、桑蠶、龍須草、油茶、大蒜、楠竹、林木等十大經濟產業基地。一個集生態、效益、特色于一體的家業新格局已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