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亭街道上古時期屬廩君國。
春秋屬巴子國;戰國屬楚巫郡;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三國與晉屬沙渠縣;后周屬施州清江郡;隋、唐、宋屬清江縣;明屬施州衛;清雍正六年(1728)屬施縣、七年(1729)屬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5)屬施南府恩施縣市郭里。
民國先后屬湖北省恩施縣,荊南道、施鶴道、鄂西行政區、第十行政督察區、第七行政督察區恩施縣(1940年設城廂鎮,今轄區為其一部分)。
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7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設城鄉區(今轄區為其一部分);1952年改名城關鎮,轄八鄉(五峰山、鴨子塘、七里坪、飛機村、高橋壩、頭道水、譚家壩、東方紅)七街(其中一街為舞陽壩,七街為土橋壩,二至六街為今辦所屬)。
1958年9月城關鎮與五峰山鄉合并,成立燈塔人民公社,原八鄉七街改為11個管理區,城市部分劃分3個管理區,現在的勝利街、小十街、解放路、和平街、城鄉街5條街道屬二、三管理區;1960年6月在五峰山成立燈塔區,城區成立城市人民公社,轄13個管理區,今六角亭街道辦事處范圍內有八一、六角、公園、大橋、大十5個管理區;1961年恢復城關鎮;1968年成立城關鎮革命委員會,取代城關鎮政府;1981年1月取消革委會,恢復城關鎮,同年9月改為施南鎮。
1982年成立恩施市,恩施縣與恩施市分治,5月1日成立恩施市六角亭街道辦事處,駐解放路103號,下轄勝利街(原二街)、小十街(原三街)、解放路(原四街)、和平街(原五街)、城鄉街(原六街)5個居民委員會。
1984年恩施縣并入恩施市,轄區原樣保留;1992年10月,小渡船街道辦事處所轄書院、月亮巖兩村,紅廟經濟開發區所轄高橋壩、頭道水兩鄉劃入六角亭街道辦事處,共轄5個居委會、兩個鄉政府(13個村委會)。
2001年12月,5個居委會合并為六角亭、勝利街、城鄉街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2年10月,撤銷高橋壩、頭道水兩鄉,設高橋壩、松樹坪、頭道水、譚家壩4個村民委員會,書院村改為書院社區居民委員會。
2021年12月,松樹坪村實施村改社區,松樹坪村改為松樹坪社區。
2022年1月,六角亭街道對轄區各村(社區)社區管轄范圍優化調整,新設立西湖社區。
轄解放路、城鄉街、勝利街、書院、松樹坪、西湖6個社區,高橋壩、譚家壩、頭道水3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