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上營就是房縣通往四川的一條大道上的驛站,街道已成雛形,商店鋪石林立,相傳廬陵王流放房州期間,薛剛在九焰山戈兵反唐,大將吳奇、馬贊尋找薛剛之子,在此地與薛蛟、薛葵不期而遇,互不相識,誤會交手,故稱上當河。
清光緒7年,本縣共劃為12團69聯保,上營劃歸西鄉白土堰團化龍堰聯保管轄;民國20年,賀龍率紅三軍來到房縣,開辟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縣、區、鄉蘇維埃政權,上營隸屬下店二區化龍鄉管轄;民國21年,紅軍撤離房縣,舊政權復辟;民國23年,本縣并為5個區,上營歸一區德化鄉管轄;民國25年,廢聯保為鄉,仍為5個區,上營歸五區化龍堰鄉管轄;1949年1月,房縣解放,8月起先后建立軍店等10個區,上營歸軍店區管轄;1952年8月7日,全縣劃為1個鎮4個區276個鄉,上營歸二區上營鄉管轄;1956年3月,由195個鄉合并為96個大鄉,設上營高級農業合作社,劃歸化龍區管轄;1958年,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建立農村人民公社的決定,將原來的區、鄉、高級農業合作社規劃為人民公社,管理區和生產大隊,成立上營公社上營農業生產大隊,隸屬化龍區化龍管理區管轄;1975年3月,撤區并社,軍店街、上營公社、化龍、泗河、軍馬、竹橋合并到軍店公社;1976年12月,將門古公社的大埡山大隊、葉家河大隊、軍店公社的上營、上灣全部規劃大埡山國營林場;1977年軍店公社改稱化龍公社;1984年6月,設區建鄉,成立上營村村民委員會,歸化龍上營鄉管轄;1987年9月撤銷區公所小鄉并為大鄉,將全縣合并成7個鎮17個鄉和五臺山林場,上營村歸化龍鎮上營辦事處管轄;1989年4月,將辦事處改為管理區;2002年撤銷管理區,上營村直接隸屬于化龍堰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