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李鎮地處沙洋縣南端,東南與潛江接壤,西北與江陵交界,西臨長湖,隔湖與荊沙相望,國土面積153平方公里。全鎮下轄25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41046人。
毛李位于漢江沖積平原邊緣,地形由平原向丘陵過渡,西高東低,田塊呈梯田狀。全鎮最高海拔60.5米,最低海拔27米(位于長湖中心)。毛李號稱“五湖”之鎮,全鎮有“長湖、澎湖、南湖、宋湖、借糧湖”五大湖泊,大小水庫、圍垸40多個,全鎮養殖水面68808畝,境內人工河段有西荊河、田關河,江漢航線貫穿全境。全鎮水陸交通便利,通車里程合計71.9公里,漢宜公路穿越境內,鎮內主干道有瞄朱路、魯積路、毛澎路、劉徐路、毛長路,漢江航線、長湖為水運干線。
毛李農業水土條件較好,耕地、水面分別占50%、45%,耕地水田多于旱田。水產、荸薺是兩大特色:年產水產品達1.7萬噸,是市、縣有名的水產大鎮;荸薺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年產荸薺8萬噸,是全省有名的荸薺大鎮。水產品和荸薺外銷全國20多個省、市和各大中城市,“長湖牌”荸薺榮獲1998-2001年度綠色食品稱號。
毛李群眾性文體活動開展廣泛,1995年毛李鎮農民籃球隊代表荊門市農民籃球隊出席省農運會,獲第三名;1996年被市農委、市體委、市文化局評定為“荊門市體育先進鎮”,1998年被市人民政府命名為“荊門市文化先進鎮”;同年12月,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湖北省六百兩萬工程群眾文化活動示范單位”。全鎮現有5支禮儀電聲樂隊,200多名農民文娛活動積極分子活躍在農村文化市場。
毛李鎮現有“一大遺址”、“四大古墓”、“六大寺廟”。“一大遺址” 即荊家城遺址,位于付黃村4組,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含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遺存,傳說這里是古時農民首領陳友亮生息過的地方!八拇蠊拍埂奔次挥谝蠛哟1組,晉代時期的王家墓群;位于鐘橋村9組,春秋戰國時期的岳王冢;位于南岳村2組,明代時期的羅家冢;位于付黃村4組,元代時期的望子臺!傲笏聫R”即嵩臺寺、南華寺、天臺寺、三汀寺、東岳廟、王城寺。.